「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 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 4:18)
耶穌在地上傳道伊始,特別引用了舊約指向祂的預言,作其行動綱領,當中提到「貧窮人」。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説話 - 「貪字得個貧」;然而,貧窮問題又是否能簡化地究其原因,只因一個「貪」?耶穌以「貧窮人」作為祂行動綱領的藍本,祂看見又是否只是單一的問題源頭?抑或祂看見的是一群 - 被擄的、瞎眼的、受壓制的貧窮人,而期望祂的教會同樣被差去促使成就 - 釋放、看見、得自由?
香港施達基金會的趙家欣姊妹,於今期封面文章中引述「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分析:「國際有一個指標去定義極端貧窮。若你每天只依靠少於 1.9 美元的收入生活,你便是活在國際貧窮線以下。世界銀行指出,2017 年有接近 6.9 億人活於這種生活之中,約佔全球人口百分之九。雖然極端貧窮人口在過去近 25 年以來逐步減少,但是在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下,加上人為氣候暖化以及各地衝突的影響,預料有關數字將會首度上升,新增極端貧窮人口由近 9,000 萬至 1.15 億不等。」
面對 1.15 億的「貧窮人」,耶穌基督的教會應如何回應?今期的封面故事「何事得個貧?」,除了香港施達基金會給我們的剖析,亦有本地 Union Gospel Missions 及 Compassion Canada 的同工們,分享他們作為專職服侍貧窮人的基督教機構的心得。Nahum 傳道以救護員身份談及他作為基督徒與貧窮人接觸的故事;而教會在此又能作什麼?Pastor Lucy 會帶你進入她及她的教會在探討貧窮人事工上的歷程。資深服侍貧窮人的頼淑芬博士之撰文「有毒的慈善」更是發人深省!
盼望今期的真理報帶給大家的不是一些數字、一些故事,看罷亦非一個完結,而是一個開始。編輯們為讀者及眾教會的禱告是:祈求「主的靈在我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們,叫我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