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我祂 • 繫吾爾】後語

 

或許,"I can't breathe" 是你心底深處的吶喊。

當置身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死亡威嚇下或對將來的未知;目睹或親歷種族歧視、滅絕或殺戮的慘絕人寰場景中;聽聞恐怖分子伊斯蘭國活生生地砍下基督徒的頭顱; 又或活在極權不公義的制度下或在撕裂、欺凌的人際關係中等等,都迫使我們產生惶恐不安、焦慮、窒息(I can't breathe)的感覺。慢慢地因著我們的恐懼,驚慌,成為恐懼--懼怕不幸的事件會發生。美國非裔母親教導孩子:「迷路看見警察先快躲一下,他走了才出來找路回家。遇到警察不要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太慢...。」恐懼形成無力感,感到無助乏力,蠶食生命力,使人窒息。

而當 George Floyd 被警察跪壓頸部 8 分 46 秒致死,發出最後 I can't breathe 的呼救聲事件,觸動人心深處的狀態,因新冠肺炎而積累的窒息感覺,一同發酵;同時,亦觸發全球的 Black lives matter 民權運動,讓人反思種族歧視的不公平性,以及人生命的寶貴。甚麼是 matter (攸關)的呢?黑人?原住民?抑或是所有的生命呢?或許,我們可進一步去問: 究竟誰會關心? 怎樣才能醫治傷痛和修復關係?

今年六月初,在北卡羅來納州,白人警察和社區成員聚集在一起為黑人牧者洗腳,期盼能紓緩黑人與白人的緊張關係; 羅牧師代表漢人向維吾爾人道歉⋯⋯基督徒深信唯有愛能改變,而耶穌為人類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祂是要化解一切的冤仇,重新修補一切被破壞的關係,讓人與神、人與人、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得以和好。


《聖經》約翰一書4:18 說:愛裡沒有懼怕;相反,完全的愛能除去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