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到「復和是條雙程路」,充滿正能量的人願意先行出一步,釋出善意,為的是讓彼此關係更和諧,更加造就雙方成長,不要讓過去的傷痕成為阻礙關係發展的絆腳石。充滿正能量的人,在自己的人際關係當中會有積極的流露,也會顯現於生活上的實踐,例如在工餘時間當義工,運用自己的知識、時間或金錢,回饋社會上較為弱勢的一群。筆者有機會參加在溫哥華一福音機構主辦的「危疾關顧訓練課程」,之後參與實習探訪,觀察到有不同原因導致的傷殘病患者的處境,當中有不少的病是無法根治,終身需要接受治療。每個人都有不同故事,聽後多少總有一些傷感,問到何以會發生在其身上。當然,沒有答案,或是說沒有人能夠給予滿意的答案。苦難,有誰可以解釋它何以會出現在這人身上?然而,令筆者難明的,是這些處於人生逆境的承受者,他們卻仍然是每日安然度過,平淡中感到平安。
原來有人探訪和無人探訪的心情感覺差別很大。知道將會有人來探時,早兩三天前已經有預備,或是梳洗整理儀容換靚衫,甚至事先張揚告訴家人院友或職員,因為有人來探訪所帶來的喜悅的期待,是沒法用金錢衡量的。事實上,若那位院友經常有訪客,他也會受到職員更多關注,無形中也受到更多的關顧,困難也有機會處理解決。最令筆者感動的,是在探訪時雙方的傾談、問候、交流,提供資訊,或是分享個人經歷,就是一個互動互相施受的過程(a mutually give and take process),不一定是探訪者給予對方甚麼好處,很多時更是被訪者給予的鼓勵。探訪所帶來的喜樂,不是用金錢多少來判斷,喜樂不分富或貧。
人若是跳出自我中心,放眼去看周圍的人,會看到「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若能把自己小小力量去扶助一個人,已經是對那位的大鼓勵。正如聖經有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我相信正義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一句良言,使心歡樂,得到安慰。若能做到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眾人得益,社會和諧。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盡量去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施與受皆得到好處。
一位前公關一哥退而不休,為晚期病危者圓臨終願望。據 HKET(香港網報)於 2020 年 1 月 29 日的報導,曾是香港迪士尼的公共事務掌舵人盧先生,三年前已屆 64 歲的他決定在職場上全身而退,因想趁有時間及精力幫助有需要的人,他用 150 萬元的退休金,在 2018 年成立了「基督為本基金」,主要服務晚期病危人士,完成在世最後心願。原來這個決定是源自他在迪士尼工作的體驗:他見到有些病童來樂園探訪卡通人物,他們來到時面帶病容、精神一般,但當他們見到米奇老鼠、高飛狗等,面上即流露燦爛笑容,十分開心,好像忘記病痛,當他們離開時面色紅潤,精神抖擻。他覺得好神奇,所以決定為病者做一點事。基金成立至今,已為 40 多位晚期病危人士圓夢。其實人在臨終時,金錢已變得不重要,反而他們只想跟喜歡的人相聚,願望就是這麼簡單。能夠為臨終病患者提供一個心願得償的機會,不單使病者開心,更令其家人親友有個難忘的美好時刻,彼此同得安慰。盧先生的「基金」行動,激發起漣漪效應,帶來臨終者更多喜樂回憶,也是正能量的擴散。
筆者在數年前有機會參與一個「生命禮讚派對」(life celebration party),是為一位患上罕見絕症的少年,在臨終前舉辦一個派對。那位醫務社工聯繫各界親友及社會人士到場見證慶祝,特別邀請數位消防隊員喬裝星球大戰角色,場地也滿佈星球大戰道具裝飾,讓那位星球大戰粉絲少年圓其心中夢想,和星球勇士合照開派對。那日,我的既為他開心喜悅,感覺到很多人對他的關懷愛心,但同時又眼淚盈眶。內心的喜樂與哀傷並存的感覺,至今難忘。我感覺到,那少年當時是喜樂蓋過病痛。那個生命派對,不單令那少年喜樂,他的父母家人被支持關顧,更令每位與會者皆感受到人間有愛,充滿正能量。
正能量不是神秘或神奇力量,而是每人都有的,就是把人的善良本性發揮出來,猶如燃燒著的燭光,照亮身邊人,增添喜樂,減少怨恨。我們每個人每日都可以由美麗笑容開始,熱誠的眼神,自然的打招呼,合宜的支援,以至參與義工行列,捐贈物資給更有需要的人,成立基金作更長久有計劃的支援,等等,都是正能量的表現。期盼各位讀者都繼續在不同崗位上發揮正能量,光照我們的城市,暖化每個人的內心。
香港歌手許冠傑有一首歌曲「快樂」最能表達此種正能量情,特別與大家分享:
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快樂是流水美妙的音韻
快樂其實分分鐘把您等只要您識得點去搵
快樂是尋找天際的星辰快樂是回憶沙灘的足印
快樂其實邊一位都有份不管您是富或貧
朋友愛父母恩,每刻溫暖在我心
豁達滿足仁愛施恩快樂便常共您相親
快樂是離開都市的煙塵快樂是回家往浴缸一浸
快樂是一首好歌嘴裡哼一張晚報一杯香檳
快樂是賢妻給我的精神快樂是兒子親暱的一吻
快樂長伴我這一生皆因我是快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