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隨想】因著神的愛,饒恕!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毁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四:31-32)

有一個小故事說:上帝交代天使來到人間,替衪取回人世上「最寶貴的眼淚」。天使看見一對男女,依依不捨地在車站告别。那畫面真是美麗,那情人的眼淚更是動人。於是,天使取回了他们的眼淚,交給上帝。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天使只好再試一試,這次他看見一位母親經歷了數十小時的陣痛,最後终於産下嬰兒,擁抱孩子的瞬間,母親流下了淚水。天使又將母親的眼淚交给上帝,但上帝還是說:「親情無可取代,但為親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重返人間的天使,覺得很烦惱,不知道該怎麼做,上帝才會滿意。就在這時候,天使偶然間看到一個男子臉上滿是憤怒,提着一把獵槍。原來,男子的家人都被一個強盜所殺,而他正要去找那個強盜尋仇。 天使跟着男子,看到他來到強盜的家門口,將槍口伸入窗戶的細縫,瞄準了仇人—但是,男子卻愣住了。他看到那個強盜正抱着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坐在昏黄的燈光下,為他哼著摇篮曲。

男子慢慢放下槍,踏著沉重的脚步,轉身離去。憤恨仍留在他的臉上,但他的臉龐多了兩道淚痕。天使將他的眼淚獻給上帝,上帝滿意地笑了。上帝對天使說:「孩子,你做得很好,這的確是人世間最珍貴的眼淚。因為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不是親情也不是愛情,而是去愛我們所憤恨的人。」

「饒恕」是人生中最難學的一門必修课。怎樣才算饒恕?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没有饒恕呢?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看見:饒恕不是對某人或某事不再有情緒,而是不讓情緒促使我們去做不對的事。「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不僅要「饒恕」,還要「愛我們所憤恨的人」,這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因為憤怒產生怨恨,怨恨產生苦毒及報復心理。然而當一心要復仇的男子看到那個強盜抱着自己的孩子,唱著摇篮曲時,他的憐憫心油然而生,於是放下了槍。

聖經上彼此饒恕的教訓,深印基督徒的心中。如「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路六:37b)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太六:15) 。我們也知道不肯饒恕,等於喝慢性毒藥。所以許多人努力地下定決心要饒恕,都想憑自己的力量做到饒恕別人;但是心裡仍然憤憤不平,充滿憤恨。没錯,靠著我們仍是天然人的自己,肯定做不到心底的饒恕;可是靠著住在我們靈裡的耶穌就能夠做到了。

只有當我們把生命完全交託給主的時候,才能够宣告:「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 腓二:3)。因為饒恕的心,並非我們與生俱來,我們需要意識到:想要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去饒恕別人,我們既需要祂的同在,也需要祂的大能。我們需要俯伏在上帝的旨意下,汲取祂的力量。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石頭(苦毒)、手中的槍,並且以後再也不會拾起。

有人說:「饒恕是受傷時放棄自己報復、傷害對方的權利。」卻有許多人誤以為,如果饒恕了別人,就等於否認自己所受的傷害,表明對方的行為没有錯。這樣豈不讓他逃避了懲罰、逍遥法外?事實是:所有錯誤的行為都是錯的,都要面臨不義的後果。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強盜,雖然當時没有被復仇的男人槍殺,但他終究要面臨法律的制裁。只是那個尋仇的男人因著憐憫,超乎自然反應地把強盜從自己心靈的槍口中放下,就是幫助自己單方面從仇恨和苦毒中走出來。更何況對我們信耶稣的人而言,「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羅十三:4b) 這是最大的安慰與釋放。所有冤屈、傷害都交給上帝,相信上帝會公正、公平地對待他。

世上的愛是有來才有往的愛。「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路六:32) 。神國子民的愛,是無來亦有往,以善報惡的愛,用愛來回答惡待我們的人。「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路六:27) 。所以,「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 路六:35)這正是天父的愛(原文為agape),我們作為神兒女的人理應彰顯的就是這樣的愛。這「愛」不同於男女之愛和對至親的人自然流露的愛。這樣的愛,不只能饒恕,也能去愛我們所憤恨的人,真不愧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

親愛的阿爸天父:

我們讚美祢,祢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天離地何等的高,祢的慈愛向敬畏祢的人,也是何等的大。在祢的愛裡,我們得醫治、得安慰、得自由。我們感謝主,祢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洗淨了我們一切的不義,讓我們在祢面前得蒙救贖,罪得赦免。求主幫助我們,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就像主怎樣饒恕了我們,我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聖靈啊!求你充滿我,幫助我去饒恕,去饒恕那我不願饒恕的,行出祢恩慈的旨意。


奉耶穌基督的聖名,感恩禱告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