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 在線】從對過去的感慨中起身

 

在港福堂周四晚會,我講「如何頭腦靈活」,中間分享了三個刺激頭腦靈活的重點,今早先寫第一個:

「把害怕化成動力」,例如我主持十多年聯校領袖訓練營,常遇到舊營友返來探營,說「想看看你有甚麼新八寶?」我害怕他們批評我「炒冷飯」(用相同教材),所以迫着年年都要構思創作新訓練節目。同樣,我十五年來,在港福堂講了超過四百個題目,也是因害怕參加者發現我又用重複的題目內容,所以我不斷看新書和每天整理新學問,就此就有幾百篇講章了,最近半年,我的團隊已經錄影所有內容,進行製作成 Online School,可以分享給過去未能出席的人士,尤其是海外的華人。

直至 2014 年夏天,我去波士頓宣教被招待到一個家庭,睡了一晚到第二個早上,發現房外有一只狗,我不敢打開房門去客廳吃早餐......我忽然想起,可以藉着對這一只狗的懼怕,化成管束自己在房間寫一篇文章,反省自己的人生。

就在那天開始,連續五年的早上五點多鐘,我就寫了這一千九百天的日記作品,我能鍛練成功一個這麼歷史性習慣的開始,全賴害怕這只狗呢!所以我反省到這個小秘訣,人可以把害怕化成動力。

今天思考聖經人物拿俄米的家庭。

經文是:「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於是她和兩個兒婦起行離開所住的地方,要回猶大地去。」(路得記1:4-7 )

「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拿俄米與兩個媳婦都死了丈夫,這十年所經歷的生活,是三件喪事,她們可看為神量給的苦難和管教,想起人生只是一場「寄居」的故事,她們就決心找一個完美的歸宿。

留意「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所有在心靈痛苦的人需要學拿俄米「就......起身」!

昨天是我亡妻回天家的十一週年,Praise 和我下午到薄扶林墳場,這個情景使我們遙望著遠方的天與海。我們也談到十一年的深層感受,但我們知道不可以把生命重複在過去的故事,最後我們都要「起身」,讓上帝帶領我們進到燦爛的下半場。

我相信這是上帝奇妙的安排,讓我認識 Praise,今明兩天的四十八小時也是精彩的,因為今天下午會去香港仔浸信會為癌症病友講佈道會,明天下午去元朗為當地人講佈道會,若不是上帝編排,怎會那麼湊巧呢?

這兩天我有這麼真實感的佈道心!

今早我的體會是:「從對過去的感慨中起身」

今早護心夥伴科榮送來一首「重見家圓」:

「然後在某天、多驚喜的那天,我在深淵裡找到你,毋用在黑夜留連」

「全賴你的出現,不再埋怨孤單、不再自憐,興奮未能言,一生都給改變......」

「多驚喜的那天,往日遭擊碎的破鏡,能在今日重圓」

「重拾愛的希望,流浪的心終見到家的溫暖,教我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