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不一定是壞事。忙碌代表有工作可做,對別人、對社會總有點好處。比起無所事事,有意義得多了。
然而,過度忙碌帶來的緊張、壓力、心煩意亂,甚至失去目標和方向,只會讓人一步步走向不健康的生活,結果得不償失。
重松謙(Ken Shigematsu)是加拿大溫哥華第十街教會(Ten Avenue Church)的資深牧師,牧養教會二十多年,人數不斷增加,已擴展了四間分堂,至今仍然繼續在成長中。作為牧者,要處理堂會的事務,並關顧會友的身心靈,所花的時間和心力,實在非常沉重,又怎麼可以不忙碌、輕鬆應對?
多年牧會的經驗,讓他深深體會遵從一套特定的生活規則,能夠幫助自己穿越忙碌的日常工作,仍然可以與上帝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他將他一直以來身體力行的生活規劃寫成《不忙碌的門徒》(God in My Everything)一書,讓讀者也一同來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在二十一世紀繁囂的都市中,依然一派悠然自得、不慌不忙。
或許你不是牧師,也不是商界,但你也感覺自己被工作、學業、家庭、教會或社區活動塞滿了你的時間,令你的精力似乎消耗殆盡。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忙碌本質上不是錯事,但繁忙到了極點,把上帝排擠出生命以外,就是問題所在。正如耶穌指出馬大為許多事張羅,至心裡忙亂,而錯過了與耶穌相聚的時間,白白失去了生命中最好的福份。
不少人對修院式的生活既羨慕,卻又感到高不可攀,知道自己永不可能加入修道院,過著寧靜怡人、與世無爭的日子。其實修院的事務繁多,與社會上其他機構不相伯仲。他們沒有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許多修道院不僅是禱告與敬拜的地方,更是旅店、緊急避難所、醫院、圖書館、藝術中心和宣教基地。向現實世界展現基督的信仰。
這樣看來,修士的工作量一點也不輕鬆,他們所以選擇進入修院,是因為他們想要以神聖的中心來安排自己的生活。認真的基督徒想必也有相同的渴望,要把生命聚焦於耶穌基督。而修士們所遵循的古老傳統有助他們心無旁騖,有條不紊地專心完成上帝的託付。今天,被繁重工作壓得透不過氣的人們,也可以相繼仿傚,轉化應用,讓生活變得井然有序。
聖經中但以理這個人物是第一個刻意過著規則生活的人。即使被擄到巴比倫,仍然沒有被當地的文化和異教色彩薰陶,他立定心志,一天三次向他所信的上帝跪下禱告,作為他的規律操練,與上帝保持緊密連繫,明白上帝的心意,按照上帝給他的引導,形塑他所作的決定、行動,以及對環境的反應。甚至生命受到威脅之時,仍不為所動,在他的世代裡忠心為上帝而活。
生活有規則的目的不是教人過一個均衡的生活,而是在凡事上以基督為中心,是一種與上帝連結的生命,深深地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同事朋友之間的友誼、公司業務或是教會事奉、個人的身心健康,都調整到適當的位置上。讓我們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優先次序,知所進退。
在上帝的光照和引導下,生活規則不是要在生命上又附加一些條文,讓人嚴嚴恪守,相反,修院式的生活是要實行捨棄,讓上帝除去日常生活中無關緊要的元素,去蕪存菁,免得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一些沒有益處,也沒有價值的事情。
修院式的生活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生命活力,勇於接受無限的挑戰。透過禱告、讀經親近上帝;也透過勞碌工作,經歷上帝的大能和恩慈,天天享受與上帝一起同工的愉悅,再也不會為忙亂的生活而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