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證明【新約】本來就有『耶威』的名字?更正【新約】譯本,平反還原父神的名
1)現存的【舊約】與【新約】古本比較
【和合本】的舊約原文底本是【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 ,與今天的最新版本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大同小異。【馬所拉文本】舊約,感謝有猶太人的悉心保存,他們準確地抄寫,保存了耶威 YHWH 的名字。無論是希伯來語原文,或其他語文譯本,猶太人至今還保全著耶威 YHWH 名字,幾千年來,原汁原味,未有改動過。【和合本】譯者既是翻譯猶太人保存的【舊約】,裡面有耶威名字,所以和合本【舊約】裡便有耶和華名字。
【新約】的希臘文原文底本,歐洲譯者一般都用 1633 年的【公認經文】(Textus Receptus) ,包括 1611 年的 King James Bible (KJV)【英王欽定本】和 1911 年的【和合本】。後來,出土了更古老的希臘文抄本,發現【公認經文】部份內容與之不符。 1881 年,魏斯科 (Brooke Foss Westcott, 1825–1901) 和霍特 (Fenton John Anthony Hort, 1828–1892) 鑑證希臘文原文,出版了全新的希臘文新約版本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Original Greek,亦稱為 Westcott and Hort (1881) 【魏斯科和霍特文本】。1885 年,按著此新出土的希臘原文,重新翻譯的英文新舊約,出版了 Revised Version (RV) ,又稱 English Revised Version。
俄利根 Origen(古希臘語: Ὠριγένης Ōrigénēs,拉丁語:Origenes Adamantius,185 年-254 年),或譯奧利金、奧利振,生於亞歷山大港,卒於該撒利亞,是基督教中希臘教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亞歷山太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為神學家和哲學家。但是他的數項神學主張被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中被定為異端,因此包括天主教會與東方正教會皆未將他列為聖人。他其中最重要著作乃 《六文本合參》或《六欄經文合參》Hexapla,把六種不同的舊約版本並列比較其異同,分六欄對照排列,估計歷時二十年,是由 50 册六千多頁構成的巨製,是《希伯來語經卷》各種文本的合參。哲羅武宣稱他翻譯【武大加譯本】時,便倚重此《六文本合參》的希伯來和希臘對照本作參考。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Eusebius Caesariensis(生於約 260 年或 275 年—可能卒在 339 年 5 月 30 日)的著作希臘文【教會歷史】The Church History, 記載教會從一到四世紀的歷史,被譽為早期教會歷史之父。
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鹿特丹姆斯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1466 年 10 月 27 日-1536 年 7 月 12 日),史稱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 Erasmus von Rotterdam,是以『纯正』拉丁語寫作的古典學者。他搜集多個千多來的【武加大譯本】古卷,重新整理成為權威拉丁和希臘譯本,被稱【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此希臘譯本成為歐洲多過更正派譯者的底本,例如,德國【馬丁路德譯本】,英國【丁道爾譯本】,【英王欽定本】,西班牙【Reina-Valera 譯本】等,影響深遠。
平反【新約】裡神的名字
平反神名,不單只在【舊約】,還要在【新約】。【舊約】幸而有猶太人給世人保存,他們只是迷信『不呼讀』,絕對不會『不抄寫』,死海古卷,也證明了他們千多年保全了【舊約】裡神的名字。但外邦的基督信徒,便沒有猶太人對聖經的尊重和操守,【新約】原稿落在他們的手上,命運便坎呵了,慘遭蹂躪。本來有『耶威』名字的【新約】都被重新抄寫,原來『耶威』的名全部被刪掉,篡改為『主』,然後便把原來有神名的原稿毀滅,慘不忍睹。不過,雖然有『耶威』名字的古卷都已失傳,但【新約】裡『耶威』的名字,還是有跡可尋,以下舉例證明之。
有甚麼證明【新約】裡有耶威名字
【新約】希臘原文本來也有『耶威 YHWH』的名字。雖然有『耶威』名字的古卷都已失傳,不過還有另一個線索,可證明【新約】有『耶威』名字的。【新約】記載了許多耶穌和信徒們的對話和講道內容,他們一貫作風是引經據典,引述【舊約】經文。而所引述的【舊約】經文當中,有 237 句經文是含有『耶威』名字的。
雖然有耶威名字的新約古本都已失傳,無從稽考,【新約】是以希臘文撰寫的,【新約】作者是從【七十士譯本】節錄這些含有耶威名字的【舊約】經文,節錄時,絕對不敢刪掉神的名字,而是連人帶馬,把名字連同經一起節錄轉載,隻字不漏。因此,【新約】的希臘原文,我們可以肯定起碼在這 237 句引述的【舊約】的經文裡,有耶威的名字。
舉例:約珥書2:32:『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這一節【舊約】經文,曾經三次被引述在【新約】裡,經文裡提到耶和華的名字:
• 使徒行傳2:14-21:彼得在五旬節聖靈降臨那日,第一次報道,開門見山,就引述了【約珥書】這句經節: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 使徒行傳22:16:保羅往大馬士革途中,被耶穌訓話,瞎了眼睛。神差遣亞拿尼亞營救,他向保羅引用了這句經文:『現在你為甚麼耽延呢?起來,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 羅馬書10:13,保羅在信中辯論, 猶太人和希臘人都能得著救恩:『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彼得,亞拿尼亞,和保羅,三人都引述了約珥書2:32: 『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 』,經文裡面有耶和華的名。【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和【羅馬書】作者保羅都是猶太人,他們以希臘文撰寫書信,所引述的希臘文【約珥書】經節,便是來自希臘文的【舊約】【七十士譯本】。倘若經節裡有耶和華的名字,他們必不會刪掉,而是恭敬的搬字過紙,原封不動的節錄。【七十士譯本】『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
因此,這三節【新約】經文在古卷【新約】原文必定也是:『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可惜這樣的原文古卷已經失傳,如今流傳在世的,是篡改過的【新約】新抄本而已,怪不得如今的【新約】裡,『耶和華』名字都變了『主』:『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