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痛批庸俗:普陀山改名重啟 IPO
台灣《聯合報》 記者戴瑞芬報導 2019-04-04 12:10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爭入 A 股資本市場,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上市跑得快,不過浙江普陀山去年申請 IPO,引發佛教商業化爭議,導致撤單,今年重新出發,普陀山以浙江舟山旅遊改名重啟 IPO。
證券時報報導,四大佛教名山一半早已踏入A股市場,而另一半也正在路上。峨眉山早在 1997 年上市、九華山 2015 年掛牌、五臺山也在 2017 年遞件籌備 IPO。唯獨普陀山在 A 股 IPO 排隊 9 個月後,去年撤單收場。
反對普陀山上市最強烈的聲音來自中國佛教協會,對佛教商業化痛斥「庸俗」,導致「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隱憂,國資委表態,不能以普陀山為股票名稱。
中證網報導,相較已經上市的峨眉山、九華山兩家企業,2009 年少林寺「被上市」更讓人印象深刻。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我心中的少林》回憶,縱觀世界各地的宗教場所,信眾出入是從來不收門票的,也沒有拿宗教場所進行上市的。他坦言,對少林寺「被上市」非常焦慮,可怕程度比 1928 年火燒少林寺還要厲害。
普陀山在風波緊急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事隔大半年風波平息後,證券時報報導,普陀山已經將上市名稱更名為浙江舟山旅遊,正與上級相關部門對接溝通,準備重新申請上市。
而舟山旅遊籌備遞交 IPO 申請,提出主要經營普陀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致力實現\舟山群島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
普陀山以浙江舟山旅遊改名重啟IPO。取自華夏時報
中國整肅校園宗教行動升級:有信仰的教師被再教育
《台灣《自由時報》2019-03-11 21:34〔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目前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日前呼籲北京結束在中國進行宗教迫害,不過中國當局仍持續擴大限制信仰自由,並升高了校園宗教整肅行動,還對有信仰的教師進行再教育。
內蒙古某學校的教師宗教信仰情況摸底調查登記表(取自《寒冬》雜誌網站)
共產黨員對信教師生進行再教育的情紀錄(取自《寒冬》雜誌網站)
關注中國宗教自由和人權狀況的線上雜誌《寒冬》(Bitter Winter),最近獲取了數份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某學校的相關資料,披露了中國教育部門如何處理有信仰的教師。當局制定了一套流程,用來監視教師、登記信徒,對於那些確定有信仰的教師,要在思想上進行「幫扶」(幫忙扶持)。
資料中詳細列出了幫扶注意事項,例如:幫扶人隨時關注被幫扶人的生活、思想、活動、工作的迫切需要,提出幫扶計劃;幫扶人要經常向被幫扶人宣傳黨的政策、法規等;被幫扶人要定期彙報前一段時間的宗教活動情況,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有困難要及時向黨組織提出。
一份表格記錄了一名基督徒教師「被幫扶」的內容——學習宗教政策和十九大會議精神,並填寫了他的學習體會。表格需要填寫幫扶對象的信仰基本情況,比如什麼時候開始信神,信到什麼程度,平時都參加哪些宗教活動等。
除了監督有信仰的教師、強制實施思想「幫扶」之外,教育當局還針對教師在校發表的思想和價值觀制定了嚴格的指導方針,例如要適時向學生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能在課堂上傳播宗教、封建、迷信思想等言論。
中國新的《宗教事務條例》去年實施後,北京當局就不斷加強打擊所有宗教信仰,並用利誘或恐嚇等方式,讓外界舉報信徒。近來更以抵制宗教滲透為由,打擊、驅逐外籍基督徒教師,加強整治校園宗教信仰。一般認為這項全國性的整肅行動,是為保證共產主義無神論的意識形態,在中國保持不受挑戰的地位。
宗教自由不會威脅政府 美國大使:中國為何不懂?
台灣《自由時報》2019-03-11 12:19〔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大使布朗巴克現正訪問台灣,布朗巴克今天表示,一個宗教自由多元、擁有活力的公民社會,並不會對政府造成威脅,更是社會的基石,「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不解中國為何視宗教自由為威脅,更發動信仰戰爭,呼籲有志一同的國家及人士一同反對這些壓迫。
布朗巴克於 3 月 10 日至 13 日訪問台灣,今天上午出席台灣主辦的「印太地區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開幕式,並與外交部政次徐斯儉一同召開記者會。布朗巴克在記者會中回答提問時說,宗教自由並非新的概念,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已保障宗教自由,甚至中國憲法中也規範保障,「中國卻發動信仰戰爭、關閉教堂、壓迫教徒等,系統性地壓迫人民」,他直言這違反他們自己的憲法,「他們不會贏!」
布朗巴克上週訪問香港時也發表演講,不但香港媒體對此噤聲,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 9 日發出聲明反擊,指責布朗巴克是惡意攻擊、誹謗中國宗教政策,並已向美國駐港總領館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面對中國的指責,布朗巴克今天說,他曾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問中國代表說,他有串遭關押在再教育營的維吾爾族穆斯林名單,「你可以告訴我他們在哪嗎?為何有上百名人士不見?為何家人無法聯繫他們?」但中國代表無法回答。
媒體問及對於此行對台美關係的政治意涵,布朗巴克雖未直接回答,但強調台灣是美國重要夥伴,台灣注重人權與宗教自由,台灣人民可免於恐懼、自由信仰,而這裡有活躍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些價值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被問及台美如何在促進宗教自由上具體合作時,布朗巴克說,擁有一個宗教自由、信仰多元、活力豐沛的公民社會,並不會對政府造成威脅,更是社會的基石,「台灣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不瞭解中國為何視宗教信仰為威脅,更發動信仰戰爭,呼籲有志一同的國家及人士一同反對這些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