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讀過一位姐妹的見証,如何痛心地為她所愛的兒子禱告。這兒子用毒品、販毒、搞同性戀狂歡會,完全不理會父母親。母親還是天天跪下為兒子禱告。自然母親最怕的是這兒子販毒被抓,或者染上艾滋病毒。但是兒子依然故我,全不悔改。直到有一天母親聽到一個信息,要把他完全交出來給神,她最要緊的是要關懷兒子的靈魂得救。她就改變了她的禱告。誰知,這一下子,她所怕的兩件事都發生了﹐兒子被抓也驗出來有艾滋病毒!但是在監獄裡面,兒子自己讀聖經,信了主。如今兒子幾乎 20 年後還是活著,並且讀了神學,傳道侍奉主。多少人,甚至於是基督徒,為家人禱告,只是求病痛得到醫治,或者浪子回頭金不換,或者生意難關得解決,或者家庭危機化險為夷。並沒有關心他的靈性如何,連有沒有重生得救都不在乎。這種人是只有看今生,不看永恆。
沒有信心的耶羅波安
所羅門犯罪,神從他手裡奪去以色列的 10 支派,賜給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當神藉著先知亞希雅膏他的時候,應許他和大衛同樣的福分:「我必揀選你,使你照心裡一切所願的,作王治理以色列。你若聽從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謹守我的律例誡命,像我僕人大衛所行的,我就與你同在,為你立堅固的家,像我為大衛所立的一樣,將以色列人賜給你。」(列王記上11:37-38)
神應許的,竟然是跟大衛一樣的約和祝福!這可不簡單!神是不偏待人的,也不會後悔祂所應許的﹐但條件是要聽從神。可惜耶羅波安一登基做以色列北國的王,就不能夠信靠神:「耶羅波安心裡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就把我殺了,仍歸猶大王羅波安。」(列王記上12:26-27)
明明是耶和華膏他為王,他竟然怕百姓去耶和華的殿裡獻祭。他明顯不相信耶和華能夠執行所應許的,就是「與你同在,為你立堅固的家,像我為大衛所立的一樣,將以色列人賜給你。」神明明地說,是像他為大衛所立的一樣!耶羅波安只是在自己心裡面說﹐「恐怕這國仍歸大衛家」。當一個人不能夠簡單地接受神的話語,心裡面胡思亂想,他立刻被撒旦欺騙,落在罪中,離棄了神。但是你說,人總是軟弱的,很容易看現實,自己想不出一個解決的方法,就不要專心依靠神。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該如何是好?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因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我的神阿,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所以我從約但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 您。」(詩篇42:5-6)
新約聖經也反映這個觀念:「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約翰一書3:20-22)
「責備」原文也作「堅持己意」﹐因為人看人看外貌,神看人看內心。我們的心常常會被環境、人情世故、自己的猜想所影響,不敢相信神的應許。那個時候我們需要叫我們的心安穩。「坦然無懼」原文直譯是「敢說敢言」。當我們堅持自己的看法的時候,第一個現象就是禱告不通。要從神那裡得到他的祝福,只有一條路:「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耶羅波安並不是這樣。他心裡說,卻不聽神說!
籌劃定妥
新年的一個口語:「心想事成」﹐好像是好兆頭,如果是神的旨意,自然是好的。「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11)
但是如果是自己的意思,那就自己負責,後果自負﹐並且常常是與神為敵。耶羅波安就是這樣。「耶羅波安王就籌劃定妥,鑄造了兩個金牛犢,對眾民說,以色列人哪,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犢一隻安在伯特利,一隻安在但。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因為他們往但去拜那牛犢。」(列王記上12:28-30)
神對這個罪憎恨到連提都不要提﹐從此北國的王沒有一個是好的,連神重用﹐來滅亞哈家的耶戶都不例外。原因就是不離開耶羅波安的罪:「只是耶戶不盡心遵守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律法,不離開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列王記下10:31)
神憎恨耶羅波安的罪到極點,連那罪是什麼都不肯提!雖然神在列王記上13章還差派了他的先知去向耶羅波安警告,壇破裂,灰傾瀉,王的手枯乾﹐耶羅波安還是不悔改。一個人泥足深陷到不能自拔就是如此。神對耶羅波安所宣告的審判十分地嚴厲,也成為以色列以後諸王最嚴厲的審判之典型。
「因此,我必使災禍臨到耶羅波安的家,將屬耶羅波安的男丁,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從以色列中剪除,必除盡耶羅波安的家,如人除盡糞土一般﹐凡屬耶羅波安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這是耶和華說的。」(14:10-11)
行為上的罪還有得救的機會,大衛就是這樣。敬拜上的罪,是無可救藥的,因為拒絕了神的救法,結果什麼罪都不得赦免了。就如《希伯來書》所說:「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証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何況人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祂的百姓﹐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10:26-31)
孤單的義人
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耶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生在這個被咒詛的家裡面。他很有可能是耶羅波安的長子,要繼承耶羅波安的王位的。無巧不成書,他跟猶大王羅波安的兒子正是同名,也是亞比雅。但是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卻做了王。那個時候,耶羅波安的一家都還沒事,偏偏就是他這個兒子病了。他還有那種膽量,要他的妻子改裝,去見當初膏他的先知亞希雅,向神求問。我們有些時候看一些可憐的孩子,生在一個罪惡之家,看起來真正是完全沒有希望。有些教派的人稱這種為家族的咒詛,還要為這種人大肆趕鬼除咒。其實基本上是後天環境的熏陶﹐當事人還是有主權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跟從神。聖經藉著先知亞希雅宣告關於耶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的結局:「所以你起身回家去吧。你的腳一進城,你兒子就必死了。以色列眾人必為他哀哭,將他葬埋。凡屬耶羅波安的人,惟有他得入墳墓。因為在耶羅波安的家中,只有他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顯出善行。」(列王記上14:12-13)
亞比雅在耶羅波安的家中,是唯一向耶和華顯出善行的!聖經沒有明說他的善行是什麼。但是相對神對耶羅波安一家所宣告的審判,我們可以了解,可能只有亞比雅一個人,不認同耶羅波安所做的,就是為了自己的權勢,離棄了神,私自立了偶像。無論如何,這會不會有一點不公道呀?!在這一家受咒詛的人當中,只有他是好人,與眾不同﹐鶴立雞群,明顯是不容易的。但是神並不保護他,偏偏是他病了。是不是好人不得好報?他的父母盡量要他復原﹐誰知這是神對他的祝福﹐免得跟他的全家死的那麼恐怖。「義人死亡,無人放在心上。虔誠人被收去,無人思念。這義人被收去是免了將來的禍患。他們得享(原文作進入)平安,素行正直的人,各人在墳裡(原文作床上)安歇。」(以賽亞書57:1-2)
有一位姐妹,她的丈夫五十幾歲忽然因心臟病去世。這姐妹生神的氣很多年,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其實丈夫去得很舒服。亞比雅蒙神悅納,自然不是耶羅波安的功勞。但是對基督徒來說,永恆永遠比今生重要。但是我們卻不厭世,「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1:21)關心我們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帶領他們信主,肯定了重生得救,有永恆的生命。今生活得有神給他的使命,永恆有神給他的價值,是好得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