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每個民族文化中最有保存價值的遺產,許多歌謠與詩句都可以流傳千年,我們只要去查考一下各地考古文獻的記載,就會發現許多有關音樂與詩歌的記錄,只可惜在古代沒有影音的設備把音樂攝錄下來讓我們欣賞,不過古人發明了音符與文字,可以把樂譜記錄下來,後世的子孫們只要有樂器,就可以再彈奏起來,即使過了千萬代,任何樂器都可能重新演奏出來,不過還是需要有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一、必須準確掌握樂譜的符號與文字
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用文字來標示音階和音調,制定出五音十二律的名稱,形成了「宮商字譜」和「律呂字譜」,因此中國古代的樂譜有鼓譜、樂律譜、工尺譜....等。西方的五線譜最早約在九世紀的紐姆譜(Neumes),到了十世紀出現四缐譜,直到十七世紀才發展為今日世界所流行的五缐譜。無論是什麼樂譜,首先必須有創作樂曲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後世的人看得懂,而且能夠準確地將原音與節拍照著樂譜彈奏出來。
二、必須有良好的樂器將樂譜彈奏出來
人類最原始的樂器就是敲擊樂器,起初是敲出一些簡單的音階,然後慢慢發明出各種吹彈的樂器,而且樂器的質量與製造也越來越精美耐用。如今最普遍的樂器就是鋼琴,鋼琴是由義大利人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1655-1731)所發明,他在 1709 年利用琴槌改變了擊弦系統,創造出第一台現代鋼琴,一台鋼琴有 88 個鍵,230 個琴弦,這些琴弦是固定在鋼板(鐵骨)上,每根鋼弦的張力為 90 公斤左右。配合鍵盤上的音符音域,琴弦約有 20 種不同的直徑,分別對應高音、中音和低音音域,是所有樂器之中音階最完整的樂器,而且它自發明以來就不斷地在許多音樂家的手中彈奏出無數偉大的樂章!
三、必須要有情感與技能兼容的演奏家與懂得欣賞的觀眾
有了樂譜與樂器之後,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豐富與掌握樂器演奏技巧的音樂家,將樂曲演奏出來,偉大的演奏家們就像是音樂的靈魂,他們可以將許多不為人知的百年老樂曲起死回生!例如貝多芬的交響曲,縱使他與當代的樂團都已過逝兩百多年,但是今天只要有一群看得懂貝多芬樂譜又有豐富情感的演奏家,就可以超越時空地重現當年振奮人心的偉大樂曲!雖然觀眾們已經更換了許多個世代,但是這單純的音符並沒有被現代的高科技文明所阻擋,最重要的是能夠像當年一樣安靜欣賞音樂所傳達出來的一種美妙的語言與信息。
我們從音樂的創作與樂譜的發明,到樂器與演奏家們的情感表達,可以肯定音樂是人類歷史文明中不能夠缺少的重要元素,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而每個人的一生都像是一首歌,當您遇到知音的時候,即使重復演唱多少次也不覺得厭煩,但若是遇到不喜歡您的人,他們一聽見你聲音都會嫌煩,感到全是噪音!因此我們的人生就好像是一台琴,首先要有美好的樂章,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內函,要充滿學識與美德,然後我們的琴也不能夠走音,琴弦必須上緊之後才能夠開始調音,但是弦上得太緊又會繃斷,所以要小心翼翼的去調音,每個音階與音調都要正確,而琴的材質越堅固就越能夠持久的彈奏。因此這琴就好比我們的身體,材質越好,身體就越強壯,壽命也可延長,那些琴弦就像是我們的言語、情感、情緒、心思意念與精神狀態,這些都是需要經常調理的,而且要保持ㄧ定的張力與壓力,以便面對生活中大小不同的打擊,就好像鋼琴鍵盤上那些羊毛製的琴槌敲打琴弦ㄧ樣,有些苦痛也能夠使我們的生命敲響出美妙的音樂!人的歷練越多,其音樂也樂動聽!
這裡還有更重要的是彈奏樂器的主人,那主人就是我們的靈魂,您的樂章如何,您的琴藝如何,全在於您的靈魂如何去主導這個琴,要能夠彈奏出人生美妙的樂曲,我們就需要ㄧ位老師來教導我們如何識譜彈琴,這位人生的導師就是耶穌基督,祂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如同動人的樂曲
祂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您是願意相信祂的教導,指引您的一生彈奏優美動聽的樂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