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 在線】心有餘時,力也足夠

 

我在美國的第二講:「優質父母」及放映「小鬱日記」電影,第三講:「Click進青少年的心」及放映「打機王」電影。

在今天的兩講信息,我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兒女的好本質來自認定「八個按齡施教」,包括 "教導無助時的解困法"、"抗衡寂寞的安全源頭"、"選擇朋友的智慧"、"教導自制的習慣"、"建立群體經驗"、"接觸廣大社群經驗"、"以反省來改進人我關係"、"需要日日吸取的進步"。

(一)子女學前階段完成 "教導無助時的解困法":
「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

(二)小學初期完成教導 "抗衡寂寞的安全源頭":
「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約翰福音‭8:29)‬‬‬‬‬

(三)小學中期完成教導 "選擇朋友的智慧":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馬書‭12:9)‬‬‬‬‬

(四)小學後期完成 "教導自制的習慣":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6:12)‬‬‬‬‬

(五)中學初期完成 "建立群體經驗":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

(六)中學中期學習 "接觸廣大社群經驗":
「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少年人如同弟兄;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勸少年婦女如同姊妹;總要清清潔潔的。」(提摩太前書‭5:1-2)‬‬‬‬‬

(七)中學後期實踐 "以反省來改進人我關係":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12)‬‬‬‬‬

(八)進入大學或公開就業前 "需要日日吸取的進步":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8)‬‬‬‬‬

做父母的很想孩子活得好,我常常聽身旁的基督徒朋友如此對人說:「你們一家返教會啦!孩子還可以去主日學....」

可是介紹人把教會影響力說得太簡化,較理性及現代受普及專上教育的夫妻對此説法不易認同。

我建議針對那個家庭孩子的年齡需要,提及教會有相同年齡的互動小組,給予孩子充足的行為示範和彼此欣賞的氣氛,負責教導的教友是有耐性愛心和身教,讓孩子在鼓勵中容易產生良好的改變。

在介紹的總結時,我們才說神愛所有的孩子和家長,任何經歷了這種真愛的人,都會發現「心有餘時,力也足夠」。

希望美國的家庭享受到主愛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