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套名「敦久克」的電影,內容是關於第二次大戰初期盟軍在法國被打敗,撤退到敦久克沙灘,當時英海軍擔心不夠時間將全部盟軍及時撤退,因為追逐的德軍已非常接近,而且敵方的空軍不停地轟炸。電影除了描述戰士壯烈犧牲外,亦描寫了待撤退軍人的失望和無奈。但電影却沒有敘述這戰爭歷史上最奇妙的神蹟,實際上德軍可在很短時間內將三十萬盟軍完全殲滅或俘虜,但英皇喬治六世於一九四零年五月二十六號在新西敏教堂宣佈當日為全國祈禱日,要求國民為被圍困在敦久克的盟軍祈禱,當日全英國的教會都擠滿了人為盟軍祈禱,結果神蹟出現了,希特勒下命令不要追逐敦久克的盟軍,轉移攻擊其他地區,因此英海軍能夠有足夠時間將三十萬盟軍撤走。當撤軍完成後,丘吉爾在國會的演講中說:「我們要留意,不要因成功的撤退而沾沾自喜,因勝利並不取決於撤退」他這幾句話給了我一個啟發,在基督教世界的「退修」與這裏的「撤退」是同一個字,我們有沒有認真分析和深入了解「退修」的真正意義?
我個人認為退修應包括「悔改」、「復原」、「反思」、「裝備」、「重奪」五方面。這五點特別適用於職場退修用。我常常用每天辛勞的工作後滿身汗臭就如我們每天所犯的罪所構成的污垢,認罪及悔改就像沐浴一樣清洗我們在職場每天所犯的罪,事實上我們的靈魂每天在職場要面對誘惑、慾望、貪婪等罪,當我們認罪悔改後與神的距離便自然拉近了。
「退修」亦可醫治靈魂每日在職場上的傷痛,例如辦公室政治、爭執、衝突、威脅、騷擾、歧視、閒言閒語等。我們的 "復原" 是通過祈禱和經文,上帝的安慰會使我們恢復活力。重要的信息是退修的關鍵組成部分,上帝的話語,我們生命意義的反思,以及對上帝救贖的感恩,幫助我們重新聚焦於祂,使大使命再成為我們生活的目的。還有我們與上帝的同在,當中的喜樂和親密體驗,都是復原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在祂裡面,祂也與我們同在。
那麼,你可以說我們現在已經 "重新裝備" 了,並且準備好回到現實生活中,就像以賽亞書40:31所說的:「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大部分退修會都會停在那裡,這個例行程序會年年繼續下去。我並不是說這些退修沒有幫助,但是不夠。丘吉爾的信息給我的反思是,我們還沒有勝利,像盟軍那樣,我們必須 "反思",找出問題所在,然後 "重新裝備" 為戰鬥做好準備。 否則我們祇是圍繞著復原的狀態,再戰職場亦是重覆被攻擊的劣勢,並沒有反擊的機會,所以這裏的反思並不是反思自己的罪,因為先前的認罪已清楚知道發生了甚麼事,而反思是要找出問題,再訂定反擊的策略才能在職場得勝。例如在金錢上受誘惑,如何反擊?認罪後並不代表誘惑不會再出現,而是要找出方法去處死這罪,逃避誘惑是方法的一種,但並非最有效。禱告才是治死罪最利害的武器,哥林多後書1:5所說:「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另約翰一書5:14-15告訴我們「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既然知道祂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祂的,無不得着。」無論是禱告的人、禱告背後的激情,還是禱告的目的,神回答符合祂旨意的禱告。若我們信,總會有出人意外的果效,這是我個人在生命裏的很多經歷。禱告無比的能力使處境改變,使罪不攻自破。
一旦我們準備好了,"重奪" 就是製定一個收回我們應許地的戰略計劃。在 "反思" 過程中,有一件事再次讓我感到焦慮。 當我回顧過去的日子,我們在學校和工作中都有祈禱時間;我們有兄弟姐妹是教育委員會委員,在市議會和省級各部有崗位。我們放棄了所有這些權柄作全面撤退,以至今天我們被邊緣化並被推到牆角。我們必須鼓勵兄弟姐妹們 "重奪" 我們在各級政府,企業和學校中的影響力。 我們被上帝授權重奪我們應許的土地,沒有甚麼我們應該害怕的,雖然我們可能不時被攻擊,但不要放棄,因為這是屬靈的戰爭,正如丘吉爾所說的,我們還沒有勝利,如果我們對現今這種情況不作出回應,情況便會惡化。如果英王喬治六世沒有宣佈全國祈禱日,如果整個國家沒有對這個宣言作出回應,如果盟軍士兵留在他們的舒適區,或者沒有製定 "重新奪取" 打擊德軍的計劃, 歷史已被改寫。
所以在職場的退修中,希望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範圍,以涵蓋 "反思"、"重新裝備" 和 "重新奪取",以提出一個戰略性計劃,加強我們在職場上的福音運動。好消息是職場的福音挺進已經開始了,職場轉化學院和短宣中心的夥伴關係是滲透計劃的一部分,短宣中心作為福音勇士的前線培訓基地,我們需要職場轉化學院培養更多的職場領袖和促進者,配合新組成的職場團契一齊成長。請與教會領袖分享這個願景,裝備兄弟姐妹成為福音勇士,將職場變成上帝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