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次討論了常見人際關係的陷阱:就是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不要以為凡事都必然是這樣的。切勿掉入以自己為中心的陷阱﹐以為全世界都應該圍著自己轉﹐人人都要遷就自己﹐以為別人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結果當然是問題越加嚴重。所以溝通要保持雙向﹐常以對方的角度看﹐代入對方處境易地而處﹐可以減少問題。
今期﹐我們討論另一個常見的問題﹐表面看來並不覺得是問題﹐甚至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特徵﹐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這卻在不知不覺間陷入無止境的慾望與期望提升的追求。
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例如擁有名牌高質素的物品﹐有何問題?這不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嗎? 鼓勵消費、增加生產、創造利潤、人人受惠。在個人而言﹐辛苦工作賺錢﹐換部高質素的手機﹐更大更強的 4K LED 電視有何不好?用自己勞碌賺來的錢買個好的電子單鏡相機﹐或是高音效的音響系統﹐或是卡啦OK 套裝﹐當然還可以有很長的名單。這些就是無底深潭的慾望名單﹐我們可以無止境地追求嗎?生活﹐就是為了不斷追求這些物質滿足嗎?擁有這些物品就是擁有快樂嗎?可有想過﹐我們可以為物質慾望封頂嗎?請不要走向另一極端﹐我不是說要完全抗拒追求物質生活﹐返回原始森林式生活。我是提出思想挑戰﹐我們可以為無止境的慾望封頂的嗎?
如何為無底深潭的慾望封頂?為慾望渴求封頂﹐就是由你自己設立一個極限﹐讓自己理性地知道自己的極限。當然﹐此極限會因人、事、時、物而異﹐重點是你自己知道要設一個上限﹐不是無止境的追求。你也知道若沒有極限﹐當某樣目標達到之後﹐跟著又會有另一個更高的目標﹐之後又有再高的另一項目標。最常見的例子是﹐"我若能夠買到最新型號的手機就非常滿足了"﹐之後又有 "若果擁有一部 4K 60吋 LED 電視機就更開心!" 然後 "若果加上更換新梳化便極之開心了!" 你的 "會感到更好" 的購物名單仍可以寫上更多的物件﹐也是相同原理﹐有不斷更新的 "需求或理由"。
這些無止境的追求﹐也可以應用在對自己的期望(要求最佳表現﹐不容有少許不完全﹐追求完美)﹐對身邊人的期望(子女學彈琴級數、游泳速度、藍球入球率)過高﹐往往造成容易看到 "未達到" 的少部份﹐卻忽略 "已達到" 的大部份﹐成為挑剔不斷的人。甚至在日常生活細節中﹐也易犯上相同毛病﹐如經常早到的先生﹐稍有一次略為遲到便被太太嚴重批評;又或是太太稍有一餐煮菜不及水準便被批評。對己、對人的無止境的要求﹐若果我們把每件事無論大小都看得太重﹐可以想像到將會帶來嚴重的人際關係衝突。對於期望追求可以是無止境的﹐若果未能設下 "封頂線"﹐便會帶來頗多相處問題。這個 "封頂線" 有甚麼作用呢?筆者認為最大的作用是要來提醒自己:"即使未擁有那些更好的東西﹐你也是開心的"。當你曉得有條 "封頂線"﹐你會更加留意自己 "已經擁有的"﹐ 較輕看 "尚未擁有"﹐不必要極其緊張地要盡快擁有那些東西以達成心願。甚至你或會想到﹐原來你現在所擁有的﹐其實已經很幸福﹐感到恩典已在。當你有感恩之心﹐你已經開心與滿足了。人若能知足﹐就在快樂裡。這條 "封頂線" 是自設的﹐是有彈性的﹐不是法律約束的條款﹐它讓你得以在無止境的期望追求中釋放出來﹐不再受物質擁有、個人表現水平等等﹐來決定自己是否開心快樂!
要達到自我封頂﹐最常見的挑戰是先要說服自己﹐處理內心的掙扎﹐好像有魔鬼與天使在腦海中﹐一方要順從物慾的滿足﹐常常催促的說話﹐如:辛苦賺來自己享用;別人都有﹐我為何不可?追求更好的享受﹐是罪嗎?等等。另一方面﹐也有常常勸阻的聲音﹐如:知足常樂;不需要買而不用的東西﹐物件未壞而丟掉﹐製造垃圾﹐極不環保﹐破壞地球生態;不應鼓吹浪費之風﹐更不應附和為更換而更換;有餘錢可以捐贈貧困或有需要的人或團體......。我們該如何適從呢?
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沒有絕對標準答案。我的建議是﹐撫心自問﹐這些追求更多的擁有﹐更完美的表現﹐真的會令自己更加快樂嗎?其實﹐只有你可以決定﹐那個水平的擁有才是適合你!甚麼是你的快樂或滿足的因素?很可能你會發現﹐真正的快樂﹐不一定是要擁有那麼多的 "更完美的物品"!擁有更多不一定是更好,也不一定令自己更快樂,更滿足。實情可能是﹐擁有更多不一定帶來更多快樂。人要知道﹐怎樣才是 "我足夠了" (I have enough)。
我的身邊有些朋友已經實踐這些 "不看重物慾追求" 的心態及生活方式﹐他們有能力去購買更新的產品或名牌﹐卻選擇不去買;雖然有知識、時間、朋友資訊不勞心費力去投資、炒樓或炒股﹐他們卻選擇靜修、閱讀、做義工、教主日學等等﹐去培養自己的品格或為造就別人而擺上時間與精力。筆者相信﹐假如你也嘗試採取此策略並去實踐﹐你將會發現你會有新的滿足感﹐經歷從未有過的快樂。你的生活方式沒有大改變﹐不是叫你變成貧困缺乏﹐而是你的生活變得更簡單、輕省、易於管理、更少壓力。你可能不再經常思考下個月要買甚麼﹐明年要更換甚麼......。更重要的是﹐你將會更容易開心﹐滿足﹐少去為瑣碎事而發狂。希望這會為你的生活﹐甚至是生命的視野帶來一大改變。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