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職宣教即是全民皆兵,每一個基督徒都作基督精兵,自然整個基督精兵軍隊就會強壯起來,這樣的「獻身」本是神的心意,正如保羅在羅馬書中的勸勉,說:「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帶職宣教可以從三個層次或角度來看。筆者以下的一點經歷,僅作爲在主內與各弟兄姊妹分享及互勉:
• 帶職加上宣教
保羅本可以收取他傳道的工價,但他卻以織帳棚來支持他的生活和工作。同樣地,我們在自己的職業工作上可以養活自己及家人,以能服侍主,廣傳福音。除了十一奉獻之外,亦要把握「最後機會」在遺產上作更大的奉獻,既可抵消一生中積累的增值稅,亦可在經濟上實際地支持主的事工及其他慈善機構。
多年前我已開始學習怎樣有計劃地長遠奉獻。除了其他的經常奉獻之外,亦設立一項永久基金,按年捐款,累積大部分的本金,預計最終能生產足夠的利息,永遠支持聖樂事功,因爲主藉著聖樂聖詩,叫我悔改歸主,更一再陶冶我的屬靈生命,叫我唯有倚靠在主流寶血的身旁。另外,我已安排在「極樂財務計劃」中把一半的遺產捐給教會、神學院、基督教機構與及慈善機構。這些本來都是從主而來的,把從主而得的獻給主乃是我們本份所當作的(代上廿九14b)。
• 帶職當中宣教
透過帶職,我們有機會接觸各行各業的廣大人群,也有機會與他們一起在日常的工作上合作,這正是最好作見證及傳福音的機會。
在工作中,我自然地接觸到同事、客戶、其他的專業人士與及電台、電視、網頁及講座的聽眾或觀眾。透過與他們接觸,相處與及合作,儘量把握機會做傳福音與撒種的工作,從言談、處事及講論等渠道反映基督徒的價值觀,爲福音的種子準備好土,以致直接帶領人到福音午餐會、佈道會、基督教聚會及教會等。又以查經小組和個人談道來深入地做傳福音及栽培工作。當中難免有些人初時是因「俾面」或者盛情難卻而願意來聽,但無論如何總希望在有福音的接觸點作爲開始,漸漸也能讓慕道的心發芽生長。有些人雖經多年的努力,卻未能有突破而信靠主,亦有些是終於受洗加入教會,我們只問耕耘和忠心,祈求主的靈動工,最終結成福音的果子。
• 帶職融合宣教
我們既相信上帝是創造萬物的主宰,自然認同祂在每一行業或專科中的主權,例如科學是研究上帝所創造的物件及定規,必能彰顯上帝的永能和神聖(羅一20)。其他學術亦是上帝所賜人的智慧而研究出來的心得。我們在不同的專業上都能找出上帝的存在與主權。
我在研究法律中看見法律的形成不單是經過民主與及立法的程序,更可追溯到上帝原顯明在人心裏的良知(羅一19)。特別在研究加拿大憲法及人權的時候,我更發現其實不管是加拿大立國或者是我們常用的人權憲章,都是本於聖經真理,亦以上帝的主權爲最高的權威,個人的自由與人權都是在上帝的主權之下。像這些的領會是自己在個別的行業中深入研究所領受的,亦正好應用於傳揚福音之中,帶出上帝的主權,大能、公義和慈愛的信息。我在不同形式的講座中,由最非宗教性的法律講座或解答法律問題,以至直接主講佈道會或講道,都可以結合福音和法律上的領受,這並不只是引言,乃是內容的一部分,深信上帝的榮耀在任何一學科中都能被彰顯。在實用上,不同的法律題目或者從與法律有關的新聞中都可構思新的話題,但卻是最終歸回到那同一的福音,高舉那古舊的十字架。
以上的努力耕耘,偶然可以直接計算初步的收成,例如在一次佈道會中有多少個人願意決志信主,或者願意追尋真理,又例如直接帶領多少個人悔改,信主,受洗及加入教會,但在大部分的情形下,都是只問默默的耕耘,期望他朝能有美好的果子。
帶職加上宣教、帶職當中宣教與及帶職融合宣教是三個角度來看帶職宣教,好像三種不同的樂器同時奏出一個美麗的旋律。讓我們彼此共鳴,互勉,終身在那三位一體的上帝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祂(路一75)。
李時勤(律師、神道學碩士、法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