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長大的過程,一個叫父母很頭疼的問題是交友。注意孩子們交的是什麼朋友,自然是父母親的天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無辜地牽涉到不法事件當中去,甚至於可能因此而喪生。
我的一個孩子的鄰居,就有這樣一個慘痛的經歷。他們的兒子正要中學畢業,同學們去一個同學的家開派對。這鄰居的孩子好心腸,知道他們狂飲,特地開車過去接送他們。哪知道派對太吵,驚動警察。這個好孩子的車子剛剛停在那裡,警察要他下車,他誤解要他把車子開走﹐警察卻以為他要用車子撞警察,結果被槍殺了!
箴言說:「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13:24)這一節聖經的第二句,卻也是真的。叫孩子一輩子沒有朋友,孤孤單單地,那也不是辦法。不過﹐就算是好的朋友,友情太過親熱,父母親也有可能不願接受。基本上是擔心,但是有些時候也有妒忌的成分在。如果是異性朋友,而且還有可能是對象﹐那就更加不得了﹐更要嚴肅對待。所以有一些父母親對孩子們的朋友,監督得很嚴格,甚至於讓孩子們有一點壓迫感。在現在性取向越來越混亂的社會上,連同性的朋友,如果父母親認為太過親密,都會緊張起來。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一旦離開家庭,可能物極必反,找一個跟父母親的標準完全相反的朋友,或者對象。
舊約聖經的約拿單就是這樣地夾在中間。他是掃羅的長子,從聖經的記載看,他實在是一個有孝心的兒子。但是他跟他最好的朋友,大衛,又真正是比弟兄更親密。
難得的友情
「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撒母耳記上18-1-4)
這是大衛擊殺了巨人歌利亞之後的事情。大衛當時候還是一位青少年。其實﹐掃羅早已經叫大衛來彈琴替自己解魔,但是糊塗的掃羅並不認得大衛,所以還在問他的元帥這年輕人是誰。約拿單大概也沒有機會見過大衛﹐所以這還是第一次見面﹐哪知道一見面就心深相契合。聖經兩次提到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並且結盟﹐還把他一切爭戰用的東西都給了大衛。這些是那個時代的戰士最珍貴的東西﹐真正是不簡單。正是知己難逢,相見恨晚。有人把他們兩人的關係附會為同性戀﹐有些人還把主耶穌和使徒約翰也歸為一類。這真是荒謬無比!其實聖經裡面,兩個同性別的人做好朋友,並沒有什麼不合適。問題在乎性關係。約拿單和大衛,主耶穌和約翰,都是友情的愛,並沒有涉及性關係。
好景不長
起初掃羅也是十分喜歡大衛,並且相當的重用他。掃羅就是小心眼!「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隻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母耳記上18:6-9)
其實﹐大衛忠心耿耿,雖然知道神已經透過撒母耳膏他代替掃羅為王,但是他再三地強調,掃羅在生的時候,他還是當任的受膏者,自己應該忠心服侍他。但是掃羅心裡有鬼﹐大衛自然是誠恐誠徨,約拿單卻覺得莫名其妙!面對著一個這麼瘋狂的爸爸,他該怎麼辦?撒母耳記上20章是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充分描寫了感情交集的矛盾。
其實﹐約拿單確實是一個忠心的孝子,所以幾次掃羅幾乎殺了大衛之後,他還是不相信掃羅真正想殺大衛。在這章聖經的開始,他還天真地擔保大衛他必不致死。不過在大衛的親身經歷中,他已經很肯定掃羅定意想要他的命。20:17說:「約拿單因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使他再起誓。」但是最終掃羅圖窮匕見,連自己的長子也想要刺殺。
「掃羅向約拿單發怒,對他說,你這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我豈不知道你喜悅耶西的兒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麼。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約拿單對父親掃羅說,他為什麼該死呢?他作了什麼呢?掃羅向約拿單掄槍要刺他,約拿單就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20:30-33)
從世俗的觀點來說,掃羅倒是說得對:「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約拿單身為掃羅的長子,是繼承掃羅的王位的,哪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順服神的揀選,鄭重他的盟誓,更是珍惜他的友情。結果做了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
仁義俱全
第一,他放走了大衛。這是他上述三個偉大的心態的行動﹐大前提是神的旨意和揀選﹐也是他愛的真誠。他不求自己的名利權柄,只要見到神所定的旨意實現。他還很天真地有個美麗的構想: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裡去見大衛,使他倚靠神得以堅固, 對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23:16-17)
他的歲數比大衛大,身份比大衛高,經驗比大衛多,一切的條件都比大衛好。只有一件事,大衛是神所膏所揀選的。他對大衛的愛不會因為利害關係而減少。他的心態正如施洗約翰對主耶穌的心態:「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3:30)
第二,約拿單也沒有放棄他對父親的忠心。掃羅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君王,最重要的是,掃羅一日在生,還是當任的受膏者。他不能夠舉手攻擊父親﹐更不能攻擊耶和華的受膏者!所以他幾次偷偷跟大衛見面,重新確定他們的友情和盟誓之後,他都回到父親的部隊那裡。自然他沒有攻擊大衛,但是也沒有參加大衛的軍隊。最後,當神透過把撒母耳從陰間叫回來,宣告了掃羅的審判的時候,講明第二天掃羅和他的兒子們都必定身死戰場,約那單也義不容辭地跟隨父親出戰,跟父親一同死在戰場。他的美夢並沒有成真,但是他忠義俱全,順服至死。這種的摯友孝子,實在是難能可貴。
我們不是個個都可以做大衛,在世上有很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或者成為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是﹐我們可以尊重神的揀選,彼此真情相待,就是把自己犧牲了,也是甘心情願,因為是做在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