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親子關係】健康的心理界線 (1)

 

要有一個健康的親密關係,我們首先要明白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個心理界線。有些界線能夠明顯地區分出來,譬如國與國之間的疆界、家與家之間的圍牆或籬笆;而然心理界線和實體的界線並不易察覺,其功用卻是相符。心理界線能幫助我們定位,界定甚麼是我的,甚麼不是我的;定義甚麼是自己應負的責任,甚麼是別人的,也讓有益於自己的東西保留,有損害自己的便排斥在外面;心理界線像人的皮膚對身體作出保護作用,不僅防止水分流失、調節體溫、也可防止外來病菌、有害物質的入侵。

在這裡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因心理界線設定模糊不清,而影響親密關係的兩種常見問题...

有些人因未能清楚劃分保護自己的心理界線,讓别人擅自闖進或霸佔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屈服在別人的需要和無理的要求中,常作不必要的自我犧牲,往往在應該拒絕別人的時候,沒有說「不」的能力,在親密關係中大感無奈和心力交瘁。

一位容易過分順從別人的人,要學會為自己設立健康的心理界線-- 清楚知道自己的責任與別人的責任的區分;界線內的事物是屬於自己,界線外的事物是不屬於自己,我們不需要,亦無法為不屬於自己的事物負責任的。要認識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當盡的責任,並為他們的責任而承擔後果,若經常承擔別人該負的事情,將影響他們承擔自己該盡的責任,也剝奪他們可以成長的機會。若強要自己面對和承擔不該負或負不起的責任,最終會使自己感到極度的無助、委屈和沮喪,甚至產生嚴重的心靈和情緒困擾。所以不但幫助不到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相反,有些人因看不到別人的心理界線,過分操縱別人的生活方式和選擇,他們超越了自己的界線,並闖進入別人的疆界,這好像一架鏟泥車,硬要從鄰舍的籬笆上闖過來。他們強求別人接受自己的立場和意見,期望别人為自己改變,他們不善於尊重別人自由選擇的權利,甚至嘗試利用別人的善良和愧疚的心,讓別人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忽略自己應當擔任的角色和擔子。在親密關係裏,對別人的思想及行為過分操控和管束,會導致家庭關係疏離和破裂。在這裏勸勉大家,一旦發現自己容易憤怒、有操控的習慣,務必努力察覺和自省,學習體諒及尊重別人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努力避免超越別人的界線,在親密關係中帶來不必要的衝突和傷害。下一期讓我們繼續一起了解健康界線的原則和設定。

紐約短宣中心提供一連串有關情感智慧、父母技能、夫婦溝通技巧等課程。有意參加者,請致電 718 460-9308 與中心聯絡或電郵筆者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