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見過有做父親的,年輕的時候不負責任,搞婚外情,甚至於換了幾個老婆。對孩子們自然從來沒有負過任何的責任,沒有供應也沒有親情的建立。這種人常常到老的時候,會孤苦伶仃,又怨天尤人。去唐人街或者老人公寓,隨時可以見到這種人。一般來說,我只給這種人一句"活該"!但是﹐更有一些還會用大道理,要求孩子們孝敬他,認為這是孩子們的天職,不理睬他自己是大逆不道。從世俗的道理來說,這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些孩子們不忍心,就照顧他,他還會諸般要求,樣樣都不滿意,有機會就大肆埋怨孩子們,控告他們不孝,不照顧他。
我曾經在某一個華人地區,聽見有父親強迫女兒出去當妓女,賺到錢好替他建房子!這種喪心病狂的父親,竟然為了自己的享受,逼自己的女兒犯法!我自己今年週歲也79歲了,過了春節,虛歲更是80大壽了!但是見到這種不負責任的老頭,我真是一點都不同情。你年輕的時候不投資在你的孩子們身上,只會虐待或者不照顧供應他們,當自己年紀大了,還想沒有付出,卻要回饋﹐真正是豈有此理!
我也注意到有年輕或者中年人,是這種不負責任之人的兒女,在不理想的背景裡面,長大了,自力更生奮斗、掙扎成才。對著不爭氣的老爸老邁的時候,他還是忠心耿耿地照料他﹐吃力不討好也無所謂。不單單在我們講究孝道的傳統華人,在其他種族裡面我也看過不少這樣的人﹐實在是可欽可佩。有些還要受老人家的氣和完全無理的控告﹐很可憐的是,這種好心人常常活在長輩在他們裡面造成一輩子的心理枷鎖之下。從小在這個不講理的父親手下,受盡攻擊,使自己有了一個不良的自我形像,整天以為自己做得不夠。長大了,還不曉得用成熟的態度來處理老人家﹐弄得自己心情不好,更加影響了自己的年輕家庭。實在是太過可憐啦!我曾經遇到有人很驚訝地否認說:父母親怎麼會對兒女加上心理的枷鎖﹐結果讓自己的兒女繼續地停留在痛苦裡面掙扎?可悲!
一個謙卑的爸爸
聖經中的孝子和好人,最可憐的莫過於以色列第一位王掃羅的長子:約那單。他也是大衛(以色列的第二位受膏王)的好朋友。他一生忠心耿耿服侍他的父王,也對他的好朋友一片忠誠,結果他與父親一同在戰場上犧牲了。他的爸爸掃羅王曾經是一位謙卑可愛的年輕人﹐當撒母耳要膏他為以色列的第一位王的時候﹐撒母耳對他說:「以色列眾人所仰慕的是誰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麼?」(撒母耳記上9:20)掃羅的回答是何等地謙卑:「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麼?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麼?你為何對我說這樣的話呢?」(9:21)
即便如此,後來掃羅也被聖靈感動了。「掃羅轉身離別撒母耳,神就賜他一個新心......。神的靈大大感動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說話。」(10:9-10)甚至於撒母耳為以色列立王的時候,掃羅還害羞到躲在器具裡面。撒母耳記上10章最後一節:「但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正是又謙卑又大方,十分難得。神也使用了他,戰勝亞們人。聖經說他登基的時候是四十歲﹐那麼約拿單當時應該起碼是個青少年﹐因為掃羅登基兩年,約拿單就獨當一面﹐帶領部隊攻擊非利士人。(13章)好一對父子兵!
爸爸會變
但是好景不長,爸爸變了!問題出在掃羅沒有完全遵守神的話。其實他經歷了不少神同在的恩典,在不可能的情形之下擊敗亞們人(11章)。但是在12章裡面我們看見他面對非利士人大軍﹐懼怕起來﹐就勉強地獻上祭物。聖經講明不是祭司利未人,是不可以獻的。許多人的問題也是這樣。常常有人以為這是一點點的小事情,掃羅的用心又是良好的﹐為什麼搞得那麼嚴重?不過這是敬拜神的事情,是神最看重的關鍵問題。從這一點點的小事情開始,掃羅違背神的話語,後來就慢慢地變本加厲了!
雖然在13章裡面,神還是藉著約拿單行了大事,擊敗非利士人,掃羅的第二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高抬自己。神命令他滅絕亞瑪力人和他們的牛羊,他卻愛惜上好的牛羊和亞甲王。他違背了神的命令之後,還得意洋洋地為自己立一個紀念碑。(撒母耳記上15:12)當他被撒母耳當面責備的時候,還是多方地找藉口,推卸責任,還要撒母耳在百姓面前抬舉他﹐並沒有真正謙卑的認罪。神的靈終於離開了他,換來一個惡魔(邪靈)。這是15章的大悲劇,叫撒母耳一輩子傷心,我們讀了也覺得十分可惜。後來當撒母耳膏了大衛之後,大衛殺了非利士人的巨人歌利亞,以色列人得到全勝,本來應該高興,但是聽見以色列女子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的時候,他就受不了,從此怒看大衛,非要殺死他不行。
神權和人權
在面對這樣的矛盾,約拿單實在是為難。一方面這是他的父王,也是耶和華的受膏者。但是現在他的父王邪靈迷心,不單單是胡言亂語,也是瘋狂地非殺大衛不可。並且以為祭司城那伯的祭司亞希米勒幫助大衛,竟然把整個祭司城的大小老幼全部殺死。掃羅這種草菅人命態度的血債,到了大衛做王的時候,還連累了他自己的子孫﹐那就是掃羅殺死基遍人的事故﹐結果他的兒孫要來填命。
另外一方面,約拿單是長子,自然是要繼承掃羅做王的了。這一件事情,掃羅也再三地提醒他:「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撒母耳記上20:31)但是約拿單更加知道,自從耶和華的靈離開了掃羅,惡魔就干擾他,神就差遣了撒母耳去膏大衛為王。
約拿單面對著一個很大的矛盾。從人權來說,掃羅是他的父親和國王,他自己又是承繼這個王位的人。父王命令他去殺大衛的時候,雖然他知道大衛忠心耿耿,並沒有叛逆掃羅,也沒有誤國的罪名,但是王命豈可以不遵?!而且國王還是自己的父親呢!好不孝順呀!掃羅其他的臣僕卻不是如此﹐他們盲目地跟從掃羅。但是從神權來說,神已經清楚地廢棄了掃羅,膏了大衛代替掃羅﹐連帶約拿單登基為王的可能性也沒有了。所以他自己也向大衛承認此事,聖經記載:「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裡去見大衛,使他倚靠神得以堅固,對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撒母耳記上23:16-17)
話雖如此,他還是不能夠離開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父親掃羅還是神的受膏者﹐也是他的王。就是連大衛有機會殺掃羅的時候,都「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24:6)
這是約拿單的第一個大矛盾。在神權和人權之間,他應該如何行?他真正是走在一條線上面。十分痛苦,但是卻忠心耿耿地謹守尊重神權。下一期讓我們看看約拿單還有第二方面的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