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金錢的賺取和如何運用﹐往往是夫婦雙方每日的挑戰。在度過了甜蜜的新婚熱情期(Passion)後﹐大家漸漸進入了解期(Realization)﹐開始更具體認識配偶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金錢的觀念與花錢方式。當發現彼此的差異越來越大時﹐不同意見便開始出現﹐口頭衝突可能已經開始。那怎麼辦呢?還有幾十年要一起生活下去!在本文中我要跟大家討論﹐勿容金錢讓你們的關係下沉。
通常﹐我們因為愛而結婚。然而﹐婚姻中有許多事都跟金錢有關。婚後的生活包括財務關係﹐不可視若無睹﹐例如﹐選擇住在哪區哪類型房屋?如何運用週末浪漫時間?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賺多少錢?要不要(或者何時要)小孩?要怎麼撫養他們?所有這些婚姻中要考慮的面向﹐不僅只是兩人關係的決定﹐更涉及財務上的決定。
夫妻若能解決婚姻中的日常問題﹐其實就是加强了兩人的關係。重點只有一個:如果你解決了金錢問題﹐就減少了婚姻裡的一個危機。另一份關於婚姻初期財務管理的研究發現﹐許多夫妻會隨著婚姻階段而改變財務管理的方式。在婚前﹐多數伴侶各自管理財務﹐婚後的頭幾年﹐許多夫妻仍然保持帳戶分開的習慣。但是﹐隨著有巨大的家庭開支如買屋、買車、昂貴旅行、家人有大病需昂貴醫療開支等等﹐設立共同戶口處理會帶來彼此同心協力的效應﹐強化互信互助關係。若雙方仍有工作﹐或有個別投資﹐則可能適合有個別戶口處理﹐也藉以維護自主權。
儘管每對夫妻各自的情況都會改變﹐有兩項建議是所有婚姻諮商與財務規劃專家都會提供給夫妻的:
第一:維持一些獨立性。儘管把資源集合起來、大家同心解決金錢問題很重要﹐夫妻雙方應還有些權利決定金錢的用處﹐好讓自己開心--即使那意味另一半可能會皺眉頭。各自有些空間花費在自己喜歡的事上﹐各自開心。若非如此﹐男方可能看到太太的化妝品開支而質詢 "是否需要買此價錢的產品?" 而太太見到丈夫又增添新款相機、手機或音響而提出反駁﹐結果是戰事停不了!
第二﹐最值得花錢的地方之一﹐便是你們的婚姻。這表示把錢投資在兩人共處的時間裡﹐規劃旅行、浪漫的約會﹐以及外出用餐。要把這些項目列入經常性支出﹐這就是投資在兩人的關係上。例如可否每年草擬下年度想去旅行地點及日期﹐甚至未來 2-3 年的旅行構思﹐當然容許有變化。
要記住的是﹐為金錢爭吵常是個指標﹐表示兩人權力的爭鬥或是在價值觀上仍然缺乏一致性。面對引起衝突的部分總是比掩面忽視要好﹐因為儘早解決問題,能建立比較穩固的婚姻關係﹐至少能使夫妻關係不要走上錯誤的方向。如果對方不同意你對金錢的處理方法﹐那就是一個訊號﹐需要彼此調整。
從愛與錢財學到的功課
很多已婚的夫婦都清楚一件事:金錢是夫妻關係的其中一個主要衝突來源。研究顯示﹐對男性和女性來說﹐金錢均列在與配偶爭吵原因的前三名。當夫妻要離婚時﹐金錢也是最常用來舉證的因素。
為什麼金錢會成為婚姻爭吵中的主要因素?當人們為了金錢而吵時﹐計較的不是金額﹐而是關於價值觀、目標以及優先順序。如果你們會為金錢爭吵﹐表示你跟配偶的價值觀不一致,足以影響兩人關係。當中涉及誰的觀點更加重要?為何要以對方觀點為依歸?為何每次都是我讓步?你要運用你的理性思維﹐勿以主觀感覺或個人情緒來帶動﹐請放下 "你不遷就我﹐就是不愛我!" 這是非理性的思維。
要共同生活﹐表示要做好計劃、設定目標﹐以及朝某個跟你現在一樣好(甚至更好)的生活前進。金錢常被用來測量與這些目標的距離。你有份去構思歐洲郵輪旅程及查詢機票嗎?還是只想等對方安排一切﹐自己只管享受﹐又不去計劃﹐不去付款?如此不平衡的參與﹐對方會開心嗎?做了一次﹐二次﹐還會有第三﹐第四次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家庭社會科學教授歐爾森(David H. Olson)長期研究婚姻關係﹐他發現﹐即使是生活快樂的夫妻﹐對於金錢的爭執也超過其他問題。但是﹐不和睦的夫妻在金錢上的爭吵則會走向經常性與白熱化。這顯示出﹐金錢運用對於夫妻關係的好或壊﹐皆是影響因素﹐不能漠視。
歐爾森博士設計了五個簡單的問題﹐幫助你確認﹐金錢在你的婚姻裡是否為主要的衝突來源。試回答下面的問題:
測驗題:幸福夫妻的財務狀況
閱讀以下的敘述﹐回答你是否同意。不需要匆忙回答﹐仔細思考每個問題。你的答案將幫助你決定﹐金錢和債務在你的婚姻裡是正面或是反面的因素。
1. 我們在怎麼用錢態度一致。
2. 我不會擔心我的配偶如何用錢。
3. 我們雙方對於儲蓄的決定都很滿意。
4. 大部分的債務對我們來說並沒造成問題。
5. 做出任何金錢上的決定不會很困難。
的確﹐每一樁婚姻裡都有或多或少的衝突。夫妻面臨的挑戰不在於如何停止爭論﹐而是要學會如何與另一半爭論。知道如何爭論的夫妻能夠利用衝突解決問題﹐藉此讓婚姻更為穩固。不要把重點放在你們吵得有多兇、或是為什麼而吵﹐而是應該注意爭論時用的字眼﹐以及怎樣開始爭論與怎樣結束一場爭論。
此外﹐也要注意你是抱著批評、責難以及苛刻的態度﹐還是以求知的態度提出合理的抱怨。一旦你學會如何把衝突控制得更好﹐等到要解決重大問題﹐像是孩子教養、家務事以及金錢等問題時﹐你心裡就會有個底綫而不至於吵到無法收拾殘局。有衝突﹐要處理。關係裂﹐要修補。只要有心﹐永不太遲。
(參「婚姻的七個階段 The Seven Stages of Marriage」這本書﹐此書為 Sari Harrar 和 Rita De Maria 兩位博士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