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裹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習,因為我心裏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安息。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十一:28–30。現代中文譯本)
經文指示我們,在艱難困苦、密雲幽暗的日子,怎樣得享心靈平穩安息之道:
• 到主面前來 -- 不是單靠自己的智慧、經驗、才幹去奔波、掙扎,而是在重壓困苦之時,撥出時間,退到父神面前,向衪傾訴。造耳朵的是會聽到我們的呼求;鑑察人心的主,必了解你我的處境!曾幾何時,我們似乎忘記父神是有能力去解決當前的難題;而習慣在遇到困難、委屈時,會找別人傾訴。可是,多少時候,跟人多講說,事情卻愈講愈複雜,越加煩惱!不過,當嘗試向父神傾訴,藉著禱告傾心吐意,求主加力與幫助後,卻經歷父神奇妙的作為,衪的全知全能,必照應安排更週詳全備。
特別要學習:"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詩篇三十九:9)。因為人生各樣事件、一切遭遇,都有父神慈愛與信實的安排,父神無限的智慧,乃是超越過世人有限的頭腦可以理解的。衪的安排是最妥當、最美最善的。當人能以赤誠的信心、單純的倚靠,就可默然不語、好好仰賴主了!況且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許多事現在不知道,到那日就必全然明白!有這樣的認定與體會,內心漸漸得以調整,能平靜安穩起來。
• 學習主的柔和謙卑 -- 意思是不急躁、不自我、不爭持。"柔和" 在希臘文原意有 "受約束" 之意。"謙卑" 有 "倒空,交出個人的所有權利和主權給神" 的意思。此意味肯讓神來管理、引導。
某人性格頗剛烈、有主見,做事也很急躁;與他相處的人,也感受到有壓力。一次大病之後,他經歷神的救助,認為是神存留他的性命;整個人也起了很大的變化:柔和、謙順、不再堅執、不再硬磞磞,生命也再不一樣。他更體會到人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明天之如何,根本不是自己可以主宰!所以他定意餘生更要完全獻上給主,為神而活。這肢體,正是學習主的柔和謙卑的事例。
而且,人之所以能柔和謙卑,因為深切明白到:父神會按各人不同的情況與需要,為我們安排一切!
• 了解主軛易負、主恩夠用 -- 主所賜給你和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主的軛是容易背負的。因為不是靠我們自己,乃是倚靠主的恩典。若兩頭牛被套於一個軛之下,牠們便要好好合作:帶領的決定方向和步伐,同行的另一頭牛,必須交出隨意妄行之權利。同樣道理,基督與我們共負一軛,衪是帶領的,我們是同行的,那麼我們就要學習放下自己的意思,而去聽從主的旨意!
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容易" 這詞語希臘原文也可當作是 "完全合適" 的意思。耶穌的意思正是要說出:"我賜給你目前的並不是苦惱的重擔,你的工作、你生活上、家庭中所遭遇的一切,正恰好適合你!" 父神所賜給你我的一切,其實都是最適合我們的,是度身訂造的,是吻合我們個別的需要和能力。在父神的恩典中,若肯靠賴衪,最沉重的擔子也會變得輕省!因此我們在患難幽谷的日子,要學習對神的所有安排,不再追問 "為甚麼?" 而是對主說:"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這樣我們才能經歷及享受真正的心靈安穩。
作者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