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識的朋友當中,幾乎每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比較難教,每位父母都期望能找到一個最有效的管教秘方。 有一位父親甚至問: 「有沒有秘笈,能否給我殺手鐧?」
其實,有經驗的父母都明白管教兒女要配合孩子的年齡、性格和成熟程度;也要給予適當的規範和約束來遏止偏差行為;也要不忘鼓勵孩子,多用正面的言語強化孩子的好習慣。 但無論如何,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才是真正管教孩子的核心!
縱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家庭情況也都不同;以愛為基礎的良好親子關係,勝過任何一種管教方法。 因害怕被責罰,在管教的過程,孩子會有行為的改變。但要孩子順服父母,願意真正自發地從內心改變,就是因為知道父母愛自己。 這愛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你乖我就愛你」、「不乖就不愛你!」的那一種。
大多父母都愛自己的兒女,但兒女能否感受到父母的愛可以說是兩回事。 尤其海外華人家長面對文化和語言的差異,跟他們美國長大的孩子在溝通和表達上未免也多添一重障礙。 所以父母更要懂得愛的表達,多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用稱讚、肯定的言語表達欣賞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真誠和關懷。「寶貝,很高興能和你一起去公園玩」、「女兒,我很欣賞你的進步,看來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更重要是父母要清楚知道,當孩子發脾氣或感沮喪、憤怒和恐懼的時候,往往就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有效管教的第一步就是當孩子發脾氣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就要與他們建立情感的連結 (emotional connection) 一一 殺手鐧就是這個! 父母需要在此刻代入孩子的處境,先用同理心體恤孩子的情感,作孩子的情緒教練,幫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境。例如「媽媽知道你沒有被邀請參與,一定感到很失望」、「聽你這樣說,我也覺得你好冤枉!」待孩子情緒冷靜一點,再細心聆聽,理解他們發脾氣背後的原因,最後嘗試跟他們一起解決問題。
當管教孩子或處理孩子的偏差行為時,避免說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或做一些破壞親子關係的事情,例如用武力對待、剝奪權利、語言暴力或說無情的「風涼話」等等。 當然,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絕對不等於縱容孩子,也不是放任他們,好讓孩子為所欲為。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父母一旦設定了明確的界線 (limit setting),定要堅持執行,讓孩子承擔偏差行為的後果。這樣孩子從少就知道,父母的話要遵從,也不能討價還價。
纽約短宣中心提供一連串有關情感智慧、家長技能、夫婦溝通技巧等課程。有意參與者,請電:718 460-9308 與本中心聯絡或電郵筆者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