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是非對錯,何去何從?

 

Book在一個是非混淆、黑白模糊、道德標準扭曲的世代下,我們很多時候都分不清對與錯,行事為人往往不知所措,只跟隨大數人認可的方式去做,於是迷失在世俗流行的價值觀之中,遠遠拋離了上帝起初為人定下的倫理準則。

在以色列人的歷史當中,上帝不厭其詳地把祂的要求具體開列出來,讓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遵守,藉此建立和諧美滿的生活;也透過以色列人向世界宣告:「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因此上帝所設計的倫理標準,都在聖經中詳細列明。一切宣稱跟隨耶穌、信奉上帝的人都應該以此作為衡量是非對錯的界線,和日常生活的指引。

值得信賴的聖經學者和教授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所寫的《從聖經傳講倫理學》(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把十八個難解的倫理問題,與聖經中的教導連接起來,深入剖析,讓讀者在這個眾說紛紜的處境裡,知道何去何從,堅定持守上帝所頒下的守則,過一個與別不同的高質素生活。

探討倫理問題,第一個遇到的就是貧窮的議題。基督教最為人辨識的真正記號,就在於照顧困乏的、關懷患難中的孤兒寡婦、憐憫受欺壓的。因此基督徒昔日在社群當中也發揮了強大的影響力,以基督教名義建立的孤兒院、醫院、學校和社會福利設施隨處可見。

然而如今更重要的問題是,基督徒在現實生活中,對經濟上受到剝削的人應如何回應?造成貧富懸殊的現象主要是由於不合理的制度,容許有權力的領導層欺壓與剝削弱勢社群,讓他們得不到公平的對待,生活受壓迫而處於貧窮的狀態。因此,貧困人士的呼聲清晰可聞,急切需要基督徒倫理的幫助與信徒的行動。面對困苦與受壓者,基督徒絕不應保持緘默。聖經多處曾呼籲屬上帝的子民要履行社會公義,應該結束一切的迫害與不公。

耶穌在世上時,最痛恨的就是假冒為善的宗教人士,一方面嚴謹遵循律法的禮儀,另一方面卻想盡辦法掠奪詐取別人的財物。基督教會再也不能滿足於感覺良好的團體生活,也不單只是閒時餘力才做一些慈惠的工作,更應竭盡所能阻止不公允的事情延續下去。

保護環境也是另一個惹人爭議的話題。基督徒都很清楚知道,上帝把大地和其上的受造物交給人類管理,我們有修理看守的職責,卻不能為著自私的理由,濫用與糟蹋大自然的資源。如果我們自以為是地球的主人,也未免太過輕率與傲慢,因為聖經明言:地與其上的一切都屬於上帝,作為上帝在地上的經理與管家,我們必須向祂負責。

然而,過份強調動物的權益,甚至可能把一些稀有動物或自己的寵物抬舉至比人的價值還要高,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我們應當愛護動物,仁慈地對待每一個活物,但絕不可以犧牲人類的安全,當生物危害到人類的生活時,人仍然是首要的選擇。因為創世開始,上帝便把動物置於人之下,並把照顧牠們的責任交給人,人理應妥善照顧動物,如同上帝照顧護理所有受造物一樣,所有肆意虐待、濫殺都是不是祂的心意。

現代人的生活可以是很複雜的,但只要我們存著一顆單純的心,以聖經的教導作為基礎,我們仍然可以找到衡量是非善惡的標準,面對日常生活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