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婚姻衝突--影響情緒的非理性思想(32)--小事大事,在乎心思

 

social 1一個較少被討論,但卻常存在內心的一個容易於因小事而抓狂的情況,就是未能 "隨心而活"。例如子女出世後,生活節奏一切環繞他們為中心,安排子女餘閒活動參照其他家長潮流,結果是父母工作已很忙,還要為子女參加鋼琴班,芭蕾舞班等課外活動;子女在選擇大學學科受父母期望而定,結果有不少醫科,工程科畢業生,卻不從事正職,最後還是叫父母失望。有人為了追趕潮流之尖端,不斷更新最新型號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或是時裝鞋車音響相機。也有為了住房,即使經濟力量未及,仍然勉強供樓,在其他方面節省而做成緊張及壓力。由於這些追求而帶來的經濟壓力,時間壓力,已經滲入家庭關係裡,醞釀家庭衝突,可以隨時因小事而抓狂。

究竟 "隨心而活" 是指甚麼呢簡單來說"隨心而活" 就是按自己個人心意而選擇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如果有家庭的便包括全家人的心意。具體來說當要作出較為重要的決定時你會考慮自己內心所想也顧及家人所想但不會太受外界的價值觀而作決定。例如暑假旅行我喜歡接觸大自然便選擇去露營行山扒艇騎單車不會選擇很多同學都去的迪士尼樂園或歐遊。我的選擇是從我心底裡的理念引發而不是受鄰居朋友或社會潮流的壓力

social 2當然"隨心而活" 並非要我們凡事都與世界抗衡要走極端或不守傳統。它有更深層的含意就是當你在寧靜時所聽到內心深處的微小聲音這小聲音就是反射出來自你內藏的智慧心願期盼夢想等。很多時我們會受朋友或社會價值觀影響很多而 "跟大隊"卻未必是自己最喜歡的但往往又不想破壞氣氛或關係而勉強認同。若然我們能多聽內在心聲很多時會有新思維新觀念如流星閃過例如有可能提前退休去做某些事來完成自己心願取一年無薪假去一陌生環境體驗生活又或許是搬去某一小城去過另外一種生活又或是戒除某項習慣學習某樣興趣又或是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運用戒除煲劇打手機遊戲改為做運動及義工。這一切都是源於內在聲音但不是一時衝動而且亦會與家人商量共同實踐。

如果我們不去 "隨心而活"又會有何影響呢假如我們在日常大小事務都是隨從別人意見其實自己內心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滿意的感覺因為在決定中自己的內在聲音沒有說出來之後總有一些後悔或不滿。久而久之你會漸漸變得沮喪及焦慮又要做一些自己並非想做的事。筆者在上星期便經歷一次掙扎天氣好適宜滑雪先後有三位朋友力邀同往主要是多人玩更熱鬧。而筆者的考慮是身體仍有些小毛病想休息多一點加上已約了去探訪朋友(雖然可以改期)最後作出決定是維持原意聽從內心心意。那日之後自己內心感到很平安滿足沒有因未能去滑雪或失去朋友相聚機會而有負面感覺。

"隨心而活" 就是按自己心意而去活。我們可以問自己"我究竟想怎樣過我的一生我是否在隨波逐流還是我有我的路徑我現在所做的是我因循的生活習慣或是我的生活在於滿足某人的期望"

"隨心而活" 是尋找內心平安及個人成長的基礎。它會指引你更仁慈容忍胸襟更廣不容易因小事抓狂。

我很多時喜歡找些時間獨自行公園當個人接觸大自然的時候人會更輕鬆沒有壓力有閒情逸緻欣賞身旁美景。更有得著的是在獨處時思想自由漂蕩很容易會回想近來發生的事有甚麼可改進的近期發生的事情有甚麼教訓可以學習有甚麼事情可以看到神聽禱告容許神蹟發生...等等。當然更可以坐在一角靜看眼目所見的等待從上而來的微小聲音又或是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聲音。每當步行完畢返家時無論有沒有答案或具體行動總有一點內心滿足的感覺。

聖經有句說話非常發人深省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以賽亞書30章15節)

另一段文字是很很喜歡的是來自一首歌曲(順流逆流)

幾多艱苦當天我默默接受

幾多辛酸也未放手

故意挑剔今天我不在乎

只跟心中意願去走

social 3"隨心而活" 是尋找內心平安及個人成長的基礎。它會指引你更仁慈容忍胸襟更廣不容易因小事抓狂。筆者建議讀者嘗試找一個機會先靜下來找機會獨處聆聽那微小的聲音不要去找答案等待答案來找你。祝生命不斷更新更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