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後記】財源廣進?

 

踏入 2017 年,農曆新年亦將在一月下旬展開,不少人都期望在新的一年可以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面對 2017 年度財政預算中 9,100 萬元赤字的多倫多市政府,自然扭盡六壬,更希望財源廣進。然而,除了市府年度赤字外,引起更大爭議的,是多倫多市長莊德利 (John Tory) 宣佈支持向多倫多市內兩大通勤公路的使用者徵收費用。兩大公路包括嘉甸拿快速公路(Gardiner Expressway ) 與當河谷公路(Don Valley Parkway),建議每程收費為 2 元。預計 2019 年起實施,每年可以為市府增加 2 億元收入,從而彌補未來 20 年內主要公交基建項目上的 330 億元開支。

莊德利強調, 他不希望地税加幅超過通脹幅度,並反對出售市府持有的多倫多電力公司(Toronto Hydro) 以增加市府庫房收入;而公路收費則符合公平原則,用者自負。世界多個大城市的主要公路也收取費用, 既可減省通勤時間、舒緩堵車情況,也可鼓勵市民選乘公共交通工具。但此舉一反他 2014 年競選市長時不贊成公路收費的承諾。

莊德利聲稱, 增收的費用可用在兩大主要公交項目上: 1) 南北走向的全新地鐵線 – 也稱為市中心紓緩線 (Downtown Relief Line),紓緩地鐵第一號線 (Line 1) 繁忙時段的擠塞情況; 2) 聰明路軌計劃(Smart Track) , 是莊德利競選市長時的主要承諾、未來公共運輸網絡的偉大藍圖。

各界反應不一

徵收市內公路費的建議惹來廣泛爭議, 市議會內意見紛紜。加拿大納稅人聯盟發表聲明,認為多倫多市內兩條主要公路徵收路費,只會導致周邊街道更加擠塞。 與多倫多接鄰的密西沙加市市長康寶麗 (Bonnie Crombie) 及萬錦市市長長薛家平 (Frank Scarpitti) 亦先後表示反對 。但多市議會在 12 月最後一次例會中,經過 12 小時的辯論,最終仍以 32 比 9 的票數,通過支持徵收路費的提議。 至於收費的方式,是每程收2元,還是像 407 公路般分段收費,仍未有定案。

由於徵收公路費必須獲得安省省府批准,省府取態備受關注。省長韋恩(Kathleen Wynne) 回應此事時表示,省府不會阻礙多市收取路費,只要市議會通過有關決議,省府不會多加阻攔。交通廳長鄧德華 (Del Duca) 則表示,暫時仍未接到多倫多市政府請求增收公路費的申請,一旦接獲有關申請,省長和省府會非常小心審閱。 鄧德華更盛讚省府有先見之明,早於大多倫多地區引進「共乘車道」(High-Occupancy Lanes),只限有超過一位乘客的車輛使用,從而鼓勵省民共乘車輛。此番言論可見省府批准市府徵收公路費的機會極高。

至於民意方面,非但不是一面倒反對,反而過半數支持。兩間民調公司事後分別探討市民的意向,結果分別是 70% 贊成和 56% 支持,雖然兩者數據出現差異,但總括兩條公路收費的建議仍然普遍獲市民支持。但值得一提的是, 其中得出高達七成支持率的民意調查,是同時列出多項增加稅收以資助運輸及基建項目的建議,包括增加物業税、銷售税及公路收費,而當需要三選一的話,才有接近七成被訪者贊成公路收費的選項。所以,單看民調結果,不能完全真實反映市民的意向。

其他稅收

為了令一直倡議的聰明路軌計劃(SmartTrack)上馬,由空中樓閣成為名留千古的偉大公共運輸系統,莊德利必須在省府承諾的37億元投資以外,再由市府籌集33億元,以興建 6 個新 GO 車站和艾靈頓西輕鐵線(Eglinton West LRT)。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資金不足問題,莊德利已表明會再引入其他税收以擴大稅基。多市政府同樣在12月最後一次大會中,通過開徵「酒店稅」,預計每年為市府庫房進帳2千萬元。而根據 2016 年 6 月市府委託會計師行 KPMG 作的一份研究報告﹐市府還可以考慮其他稅收工具增加財政收入,包括酒精稅、泊車稅、娛樂消費稅以及增加汽車牌照註冊費用等。

量入為出、謹慎理財

面對年度營運赤字及發展基建的龐大額外需求, 市府及省府均只懂巧立名目,徵收各種不同税收及提高現行收費,甚至出售政府資產,只求財源廣進,完全漠視面對疲弱就業市場及百物騰貴的升斗市民苦況。相反,各級政府在量入為出、謹慎理財方面的表現卻令人失望,每年批出大量顧問報告及工程合約卻缺乏監管;多項錯誤政策白白浪費數以億計的納稅人金錢,由搬遷發電廠到空中救護機構 ORNGE 醜聞等等, 全部由納稅人埋單。

最新一份的安省審計報告, 再次批評安省衛生部過去 14 年花費 80 億元推行電子醫療紀錄 E-Health,項目至今仍未完成。其他理財不善之處,包括政府花費  1.43 億元興建的5個公路項目,僅使用 1 至 3 年後,省府便要動用 2,300 萬元維修; 甚至有承建商將天橋上下倒轉興建, 不單能收取興建費用,更要由省府出資重建。此等例子令人啼笑皆非之餘,更暴露政府失政失職的嚴重程度。

回想前多倫多市長福特,雖然私德及吸毒醜聞備受爭議,但他謹慎理財、不申報開支的作風,並把 Yonge 街以西的垃圾收集服務外判, 以減低成本及提高效率的政策, 一直深得不少市民的支持 。


未來多年,三級政府均強調會大力投資發展基建,改善公共運輸系統。衷心寄望政府在多方面增加不同稅收及收費的同時,必須改善政府內部運作,加強各項工程的監管,改變官僚作風,貫徹審慎理財。否則,即使有更多額外税收及更多公路收費也不足以有效推動發展基建項目。

聖經上多次講述有關金錢的問題及如何在世上作一個好管家,例如馬太福音便以比喻稱讚一位善於理財的僕人...「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廿五:23)但願我們也努力做好主托負我們在世上的工作,不單在錢財上作個良善忠心的管家,更在屬靈追求、傳福音、事奉、家庭、工作上,善用主給我們不同的恩賜,或多或少,於不同崗位忠心事奉主, 作神的管家。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