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 12 月,今年也平安度過,想同主耶穌講一句我最愛的日文「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袮為我由天降生,為世人帶來永生的盼望!
在日本經常聽到的日文是「ありがとう(Arigatou)」簡單的謝謝,或「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Arigotou gozaimasu」有禮貌的敬語感謝你。在餐廳用完膳,客人讚一句好味道,餐廳服務員立刻回應謝謝你。在商業區,會見到站在路上,一邊講電話一邊向空氣鞠躬,向不在這地方而遠在電話那一方不停地說謝謝的白領上班族。婦女們在餐廳分手前,我點一下頭你又點一下頭,互相為這次愉快的聚會道謝。熱鬧的店舖、商店街和超級市場更是不停傳出對客戶的「ありがとう」。日本人對施恩人說謝謝加點頭或鞠躬,是非常自然的日常及習慣。
不可思議的「ありがとう」。在巴士上,戴黃色帽子的小學生下車前,向全車人鞠躬,並向司機叔叔說謝謝才轉身下車。在電車上背著大書包的小學生, 也會如此有禮。駕車時,如你禮讓前面的車輛插線,前面的司機會連打 2 次車燈表示感謝。購物完離開百貨公司時,美麗的招待員會微笑點頭說謝謝,但顧客多以木然回應,因為大家有共識「說謝謝」及鞠躬就是服務人員的工作一部分。但日本服務員都十分敬業,不理有沒有反應,很少看到黑著臉的。
記得有一次付錢後,收銀員向我說謝謝,我以燦爛笑臉回應一句敬語謝謝你,她那不自然的表情令我有點疑惑,是否我的回應方式不合情理?在顧客為上,服務人員為下的文化下,現在對商務禮回應是笑一笑點點頭,還是做不到聽完別人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後完全漠視。
要求外力去表達的「ありがとう」。不太會表達內心感情的日本人,當收到愛著的人的「感謝」傳言時,大男人小女人都會特別受觸動,因為太難得了。
有個受歡迎的電視節目的其中一個環節,是由名人和某位想感恩的申請者,安排一個驚喜傳達心意的項目。如長大的女兒要去外埠工作,離家前相約名星主持人偷偷親手煮一餐飯,弄一件手作的禮物,寫給爸媽一封感謝的信,並用隱藏攝影機拍攝父母反應,最後主持人會突然出現祝福被感動得哭泣的父母。這般簡單的驚喜節目,也可以大受歡迎!並且現在婚禮的新潮流,是新人會請專業表演感動話劇的公司,為他們策劃感謝兩親養育的環節。外援感恩活動大流行,是否在反映很多人不知如何傳達感恩的心意。同時,其實有很多人心底都期望聽到親友的心聲。
很普通的一句「謝謝老婆,你煮的菜很好吃!」「謝謝爸爸,辛苦你了。」是含蓄的日本人無法輕易說出口的「ありがとう」。因而在父母、祖父母或孩子離開後,錯過把感謝心情傳出的契機,後悔莫及的人不居少數。
難以聽到的「ありがとう」。相處了 60 年的夫婦,某天年老生病的丈夫,看到體弱的妻子忙碌地幫他準備早餐,突然感激的情緒湧上來,爭扎一下後輕輕地講了一句「謝謝你。」呆了一呆的妻子竟然流出感動的涙。原來老先生從來都沒有對為他生兒育女、辛勤料理家務、一齊耕田、任勞任怨的妻子說過一聲謝謝。相處 60 年,21900 個日子,一句「ありがとう」也沒有,難以想像!嫁了個不懂感恩的丈夫,也經常發生在城市年輕家庭中,妻子為了孩子忍氣吞聲,到忍無可忍就離婚收場。
日本人不是恭謙有禮的嗎?為什麼他們不會對妻子或父母說謝謝呢?可能是從小受的教育影響:為家人付出是應份的,對公司盡忠是理所當然的,對國家忠誠是必要的。辛勞工作的男人們不奢望家人對他們說謝謝,自然也不覺得有需要對妻子說謝謝。雖然「付出不求回報」是美德,但人心是用肉做的,需要鼓勵及肯定,不應該吝嗇一句讓人感到幸福的「謝謝」。有感恩的心的人才會惜福開心,因知道自己身於福中,更會珍惜彼此。
有愛的聖誕節中,願更多人能明白被家人親友愛著不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以前不懂感恩的人能及時向所愛的人說聲「ありがと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