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督大世界】天問

 

人在遇到艱難的環境或感到失意時,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覺懷才不遇而埋怨人。更甚者,可能會抱怨上天不公,虧欠自己,且因怒氣無處可發,而自暴自棄,甘居下流卻理直氣壯。這種心態也曾發生在兩千五百年前,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的身上。

上帝的子民為甚麼埋怨上帝呢?其實他們本來是住在上帝應許的迦南美地,但是他們雖然住在那裡,卻不聽從上帝的教導,一意孤行,還隨異邦拜偶像,過不敬畏上帝,不道德的生活,導致被敵人擄去巴比倫七十年之久。後來因著上帝的應許與眷顧,約在主前 458 年,祂感動波斯王亞達薛西,讓他鼓勵以斯拉帶領被擄的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進行宗教改革。又在 13 年之後,在主前 445 年,在波斯王朝位居要職的以色列人尼希米,也獲准回耶路撒冷重建城牆。他在 52 天之內就完成了這工程(尼六15)。

在波斯王的管治下,以色列人得到較佳的待遇,他們終於重建了聖殿,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所以他們以為光榮的以色列國復興在即了,多年來身為亡國奴的怨氣終於可得紓解。但等候了很長一段時間,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國度卻遲遲未出現,他們回歸故土所重蓋的聖殿,與以色列國最輝煌時所羅門王所蓋的聖殿的規模無法同日而語,而且遭遇的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地到來,上帝似乎並沒有特別眷顧他們。故此,他們開始對上帝失去信心。以色列人開始出現像青春期的少年般,用粗暴無俚頭的方式與上帝往來,而且用不滿的語氣與上帝較勁、頂嘴。在整本瑪拉基書理就記載上帝就一連串問題,以問答的方式回應以色列民對祂的「埋怨」。

以色列人如何與上帝較勁呢?從以下耶和華上帝與以色列人的問答,就可一探究竟:

問答一:耶和華說:「我曾愛你們」。 以色列人卻說:「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 (瑪一1-3)

實情是:神很眷顧以色列人,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及被擄去的巴比倫領出來,帶回應許之地,但他們把神的眷顧當做理所當然,甚至有:「你在何事上愛我們呢?你應該要愛我們更多才對」的心態!


問答二:耶和華說:「兒子尊敬父親,僕人敬畏主人。我既為父親,尊敬我的在哪裏呢?我既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裏呢? 以色列人卻反問:「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瑪一6)

實情是:以色列人藐視上帝,卻佯裝尊崇祂。

問答三:耶和華說:「你們將污穢的食物獻在我的壇上,且說:『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以色列人說:「耶和華的桌子是可藐視的」。(瑪一6-7)

實情是: 以色列人污穢神的壇,對神的敬拜不完全,還認為做得已經夠多了,神應該要領情才對。

問答四:先知瑪拉基說以色列人用言語煩瑣耶和華,以色列人說:「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

實情是:以色列人說:「凡行惡的,耶和華眼看為善,並且他喜悅他們。......公義的神在哪裏呢?」(瑪二17) 他們不潔的心說出使神厭煩的言語,做出不討神喜悅的不義的事,還自以為義,覺得神應該認同他們,並且喜歡他們這樣。

問答五: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以色列人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瑪三7)

實情是:以色列人明明常常遠離上帝,有事才找祂,卻反而質問上帝怎麼會這樣說?(瑪三6、7)

問答六:耶和華說:「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以色列人卻反問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耶和華說: 「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瑪三8)

實情是:上帝豐富地供應以色列人所需,只要求他們要將上帝給他們的十分之一獻上,以色列人不但沒做到,還在奉獻上不誠實,偷三減四地,以為上帝不察。當上帝質問他們時,他們還理直氣壯,質問上帝他們哪裡奪取了祂的供物?


問答七: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以色列人說:「我們用甚麼話頂撞了你呢? (瑪三13-15)

實情是:以色列人明明說:「事奉上帝是徒然的,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苦苦齋戒,有甚麼益處呢?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上帝,卻得脫離災難」。以色列人無理地頂撞上帝,還用歪理強辯,覺得自己哪裡有頂撞祂?

看到以上的對話,您有沒有覺得有點熟悉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不時會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呢?

在「瑪拉基書」裡上帝直接表達了祂的無奈,以及對牴觸祂的人的苦心與諄諄教誨。被無理埋怨的上帝一直愛祂的子民,甚至以寬容的心,藉由先知瑪拉基告告訴以色列人說:「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四5-6)

上帝與以色列人的對話,其實也常反應在現今被祂的愛子耶穌基督所救贖的人與基督的對話上。現在讓我們做個自我評量,問問自己,當耶穌基督以類似以上的七個情況質問我們時,我們對祂的回應,有幾點是和以色列人的雷同?一個類似的回答得一分。

評分標準:

0-1 個:孺子可教!

2-4 個:受管教後依然有救。

5-7 個:恨鐵不成剛,任憑了。

求上帝憐憫、饒恕我們我們的無知與驕傲。求上帝幫助我們正視自己的問題,才不會一邊領受上帝的恩,一邊作惡失去所得的,失去比得到的多,導致永遠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