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祭司】職場倫理的尋索

 

 HeadLine 1610 2 Act

 

近代職場倫理的演變

工業革命開始的初期,因着工業的迅速發展,財富分配亦在不覺中形成了一種階層間的張力,[1]當時英國的基督教社會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週旋於政府,企業和工人中間,試圖找出一些調解勞資間的衝突,包括工時,工資,人權等職場倫理問題,希望能將張力減低。然而,西方社會在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繼續改變革新,基督教社會亦不能不更新來面對時代的轉變而作出回應。近數十年的市場經濟及解放神學不斷衝擊着傳統基督教社會;無耐,因着教會人口老化及跟社會的關係疏離,基督教社會在職場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處於這個蛻變的關口,基督徒在職場自然受到很多的挑戰。

道德的相對性和處境化

處境不景是基督徒在現實職場中面對的最大考驗。在俗世中,一方面不能效法這個世界,但亦不能單靠著愛心,公義,和誠實進入職場。例如在第三世界國家,對警察行賄買個方便,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但在西方社會却是一件嚴重罪行。又或者你在中國做生意,他們有很多手法和傳統亦非西方社會能夠接受的。所以環繞這些問題時,已經不再是對與錯或真與假,[2]而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討論。這說明了職場倫理和道德是相對性的。基督徒要深入了解及弄清楚俗世的實況與基督教信仰的關係,以互動而漸進的形式進入職場,才能決定處理手法,這稱之為處境化。

基督徒在職場倫理的兩難

在香港有基督教團體曾因應社會的要求,舉辦了一些商業道德倫理的論壇,針對基督徒在國內做生意的倫理守則作出討論。職場著名學者,如保羅.史提芬斯教授,司徒永富博士等都認同道德兩難、灰色地帶,職場妥協等確實存在,而且是無可避免的。信徒的個人職場倫理可以盡量跟從聖經教導,但活在一個不道德的社會中,妥協是難免的。然而,福音派只接受策略上的妥協,不接受聖經原則上的妥協。在不同論述中,福音派學者指出聖經絕對性在職場倫理原則上,[3]不能將灰色地帶作為推翻是非對錯的倫理標準,及以處境凌駕倫理規範,這些批判性的指責是容易的,但問題基本上沒有解決,祇是離場而已。羅馬書十二章二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看來用不妥協方式祇做了三分一,吩咐信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便停在那裏,並沒有更新變化的思考,更沒有察驗可行的方案及實際的行動來達致神所喜悅的旨意。事實上,在倫理的適切性和倫理的規範性之間是很難畫清界線的,以聖經原則作出果斷的決定,在大事大非的情況下,勇敢地離場,以一刀切去處理職場倫理,這是否唯一的解決方法呢?或許我們又引用聖經的一句 [如羊進入狼群],我們要明白,職場是一個屬靈戰場,魔鬼已盤據職場多年,難道我們要放棄如此大的一個禾場嗎?更新變化正是轉化職場的重要指引,我們必要作出某些情度的倫理調節,但要有長遠的轉化策略,在不同的處境下先作了解,甚麼是可為及不可為,從詳計議,不輕易言敗,將職場轉化成禾場,相信才能達致神所喜悅的旨意。

基督徒在職場倫理上的思考

判斷職場倫理除了根據聖經原則外,還需要判斷動機,誰是受益者,誰是受害者,也要判斷甚麼是必要,甚麼是試探。聖經中耶穌與稅吏吃飯,法利賽人指責祂不應跟這些人吃飯,究竟耶穌的動機是甚麼呢?為了吃一頓佳餚還是想罪人得救呢?同樣一位基督徒企業家,他進入職場時踏上灰色地帶,要問的是他的動機是賺取一筆可觀的利潤呢?還是想推廣基督教的職場價值觀並將福音帶進職場呢?當然,在進入灰色地帶時,要考慮會否傷害他人。例如某地產發展商,勾結貪官以賤價收地,弄得民不聊生,貧民被打壓及迫遷,這樣看來,就算你的終極目標有多崇高,也是不可為的。因此,職場處境化是必然的,祇是每個案例不同,判斷也不同。論到試探,筆者在自己職場的一次非洲宣教義賣籌款中,老闆很關心的提議:[賣蛋糕不能籌得多少,不如改變以賣 50/50 抽獎卷形式,保証你能籌足款項。筆者掙扎了很久,還是婉拒了老闆的建議。因為用一種賭博形式籌款去作神的事工,這還不是試探?奇妙的是,最終筆者的籌款是超額完成,還有餘款奉獻。我們的神是作奇妙大事的神,誰能測透呢?

我們又可以怎樣面對呢?

職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場境,若不能以一刀切的處理手法去面對職場,又不能祇用教條式的批判去處理職場,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處理職場倫理中的灰色地帶呢?

• 若進入灰色地帶,首先要探討這是否唯一的途徑,還是一種捷徑,這個灰色地帶是否一種傳統,例如送禮,在某些地區是一種禮貌拜訪,又或者是入場遊戲規則,要是有選擇的條件下,當然盡可能不採用進入灰色地帶的方法。以上文提及的企業家為例,是可酌情處理。

• 無耐要選擇進入灰色地帶的情況時,先了解處境再作評估,例如傷人利己,非法勾當,這是絶對不可為。考慮最終得益者是互利,私利,還是榮神益人呢?是上文提及的企業家還是那地產商?這樣分釋就很明顯了。

• 肯定你的職場終極目標是神給你的異象,如上文提及的企業家,他有一個長遠的宣教計劃,最重要的是持守異象,向着標桿直走,切實執行使命不要放棄。

• 不要花太多精力去美化包裝,因為我們相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在這方面,短宣中心的職場事工見證了神在職場很多的介入和大能,依靠神而不是依靠自己。

• 若你認同這是神給你的異象,那你必要恆常禱告並尋求聖靈帶領,因為那惡者必誘惑你,必試圖拆毀你。

• 在執行使命中,除跟從聖靈帶領外亦要互相提點和守望。

• 若面對困惑請教職場屬靈長輩亦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但總要是聖靈主導。

• 完成轉化職場使命後要回顧及審察,將榮耀歸神。

因應職場多方面的需要,短宣中心的職場事工將會成立一個職場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基督徒工商界代表,牧者,神學院教授,及短宣職場同工等,計劃設立定時的討論平台,好讓弟兄姊妹面對職場難題時,可以得到幫助。希望弟兄姊妹繼續為我們的事工禱告,讓神的國度在職場大大擴展!

[1] Christian Social Ethics, John Atherton, page 15-19

[2] The Shape of the Good, C.Stephen Layman, page 10-13

[3] 郭鴻標:〈朝向職場神學的建構〉,page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