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手記】中年男人的不安與困惑(七)

 

男人第五個痛苦的原因,是因爲深受傳統中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國文化中高度求完美及趨吉避兇的色彩影響。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們的優點和值得改善的地方,中國文化也不例外。很多中國人都沒有察覺到中國傳統文化含有追求完美的色彩,這種思想影響一生,可能在中年期特別容易產生負面的影響,使本來已經走下坡的人生階段,因追求完美的緣故,變得更容易受到壓力和痛苦所影響。

追求完美的人有幾種常見的性格特點:一是對任何事都容易或者身不由己地有過高、不切實際的期望;二是甚麼都會挑剔,看不順眼;第三是對周圍的人,可能特別是家人不斷控制,以達致他們的期望。

我認識一個朋友,在他太太懷孕期第三個月,就很期望生下來的是男嬰,又認定他的兒子一定是很聽話,很用功,聰明伶俐,將來學業有成,會為他們家庭帶來光彩。恐怕很多男人都有這種理想,連大多數女人也有此期望,深覺是天經地義,正常不過的事。沒有人會想要一個又懶,又笨,又不受教的下一代。結果生下來的是女嬰,而且自小健康不佳,經常哭閙,害得他夫婦倆晚上要輪流照顧她,滿以爲她長大一點會好起來,想不到青少年時代這位小女孩非常叛逆。爸爸期望自己的下一代要聽教聽話,沒法接受自己的女兒那麼反叛,再加上自己身體疲倦,對健康有很多憂慮,養家糊口的壓力也大,脾氣慢慢變得非常暴躁,最後父女關係勢成水火。他越生女兒的氣,女兒就越反叛任性,他就越不能接受自己的「命運」;既羨慕那些有兒子又聽話又爭氣的家庭,更難接受下一代及自己的景況,結果陷入困局而不能自拔。

又有另一個朋友是傳道人,牧養教會不久,期望人人都尊敬自己,聽從自己的教導;期望幾年後教會人數激增,可以有能力購買或建立自己的堂址,更渴望自己為耶穌建立大業,以證明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很不幸因爲追求完美的性格,使周圍的人都覺得他事事控制別人,完全欠缺可親的感覺,結果牧會十多年人數沒有顯著增長,也流失不少會友。這位傳道朋友不但不發覺自己的問題,反而覺得會友不尊重牧者,沒有半點謙卑,所以對會友越來越不滿,於是很快就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