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兩難之間的決擇

 

p20

 

基督徒通常不熱衷於參與選舉,有些人素來不去投票支持任何人當選,因為認為政客都是奸詐、卑鄙無恥的權力野心家,選來選去都是一樣,全部都是「爛蘋果」,美國總統選舉今年似乎就是這樣的情況。

對於那些願意盡公民責任的美國基督徒,今年 11 月總統選舉的確需要他們大傷腦筋,因為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候選人都距離基督徒選民的理想十分遠。代表民主黨的希拉莉‧克林頓,其家庭背景絕對不是值得推薦的模範,她的政策肯定不會在道德議題上令基督徒滿意,她的經濟政策也會如此。另一方面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 (Donald Trump) 則曾經是行為不羈的花花公子、商業手法不甚光明的地產商人,更差的是他完全沒有從政經驗。於是乎,很多基督徒以為不參與這次總統選舉便是最佳辦法。

不過,從過往4年奧巴馬的政績來看,上次( 4 年前)沒有投票選舉總統的基督徒不可不知 : 選一個信仰摩門教的 Mitt Romney(羅慕尼) 作為總統,總好過 讓一個自稱是基督徒卻在行政上造就伊斯蘭(回教)的奧巴馬,因為後者在過往 8 年之總統職權下,推行了很多容讓伊斯蘭教在美國壯大的政策,使一些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社會行動組織 (例如 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 CAIR) 更加如魚得水,不斷衝擊美國的法律底線,挑戰政府的職權 (例如不提供資料幫助CIA中央情報局和FBI聯邦調查局對一些嫌疑恐怖份子的調查任務)。

基督徒 8 年前不會想到奧巴馬居然對同性戀組織作大幅度之財政上資助,以表示他支持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以致推翻過往的婚姻法律。他還向三軍首領不斷施壓力,成功使軍方不可忽視對同性戀、跨性別人士的種種要求。這8年的確對美國的同性戀、性觀念「解放」 運動肯定是一個「大躍進」,在他的總統任期內,黑白兩個種族的關係不單沒有改善,反而激烈惡化, 這是大多數美國人意料不到的發展。

政治方法永遠不會完美,我們只能在不完美之中選擇一個「比較小的惡者」(the lesser of 2 evils),這是許多在世上活了幾十年的人都有的同感。社會若沒有積極面對問題的政府,它就不會進步,這可以從過往的人類部落/部族群體中清楚看到。一個不完美的政府總好過完全沒有政府的局面, 所以,基督徒也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即使在國家政府選舉中,沒有一個比較合心意的候選人,也要在其中選擇一個「比較小的惡者」作為一種折衷辦法。

前些時候,美國一些基督徒組織的領袖們曾經與特朗普 (Donald Trump)接觸,私下裡與他達成一些協議,在提供他一些政策上支持之同時,也提醒他在行為和言論上需要如何改進,並且鼓勵他信靠基督去幫助他面對非常困難的執政議題,希望他能夠「痛改前非、悔改」而成為合神心意的總統。筆者認為 (也可算是我的推測)﹐他們都本著「樂觀的嘗試心態」,希望這種樂觀能夠促進一個「稍為合意」的政治局面,不致讓以上提及的社會問題繼續在急劇惡化而已 !

固然,若特朗普只是「應付」這些基督徒領袖而已,這種樂觀將會化為泡影 ! 不過,在這事前、選舉前的樂觀,也許是迫不得已之中唯一的正面途徑﹐否則,只有完全從選舉制度中脫離。這就是每一位基督徒在同樣的兩難之中所要做出的決擇。

基督徒若在這樣的決擇中採取比較激烈的選擇爭取其權利,往往受到其他人 (包括基督徒)的批評,認為是不對的做法。然而,筆者從未聽過基督徒會批評使徒保羅在腓立比監獄裡向裁判官抗議沒有尊重他的法律權益 (徒16:37-39)、打官司打到羅馬政府最高權位之地去爭取他的公民權利 。所以,盼望基督徒都懂得求神賜予智慧,重視自己的投票權利,藉著選舉去得到信徒認為合情合理的要求,不應該太過顧慮世俗人士的不合情理的抨擊。

讓耶穌基督的教導,使我們作選民的和那些從政的都同樣得到提醒 :「靈巧如蛇,純良如鴿子」,更需要聖經箴言幫助我們身為基督徒的作明智決擇 :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只有智慧人肯聽勸告。」(新譯本, 箴12:15),這句話使我們不致墨守成規而固執不變地處理現實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