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輕易發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是有情緒的人,但愛的行動是不被情緒管理的,也不被激怒。當一個人發怒的時候,他是不是為著對方考慮?可能你也曾經發怒,你可以回想一下,當你發怒時,你的思想是怎麼樣?或是你根本想不出你當時在想什麼?多數的人發怒是不經思想的﹐就像有一個發怒鈕或鍵,錯按了,就會爆炸!特別是當你有一些不舒服時,身體或心靈不舒服﹐比如生病、疲倦或是工作不順利,上班不開心,生意失敗等等。如果你不是發怒的人,而是有人向你發怒,你覺得怎樣?你會覺得被愛嗎?你會希望他怎麼向你表達?
很可惜,很多人小時候沒有得到正確的訓練,不知道什麼樣的表達才是愛的表達。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有什麼不如意,不是以哭鬧和發脾氣來表達,乃是以言語來表達﹐而所用的言語要以尊重人為基礎。將心比心,你要別人怎麼對你,你也怎麼對人。如果小時候有適當的訓練,長大了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那麼如果你的孩子在兩、三歲時沒有得到適當的訓練,現在怎麼辦呢?如果你自己小時候也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現在怎麼辦呢?我想你知道,我們不能改變他人,我們只可以改變自己。因為當我們決定要改變,那麼我們就可以請萬能的主基督來改變我們。
如果你決定不要發怒,可是就有許多的事情來激怒你,讓你覺得很氣餒。請不要放棄,這正是你需要的,要給你機會學習!記得,如果你有耶穌基督的生命,祂已經勝過一切,連你的舊習慣也可以勝過了!
無論你現在面對的青少年是怎麼樣,是容易發脾氣嗎?我們既然不能改變歷史,我們只好做可以做的,就是改變自己!以智慧與他們交往,我們的言語要帶著和氣(有恩典),好像用鹽調和。想想沒有調味的食物不容易吃。我們說:「柴米油鹽」,可見鹽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同樣的材料,比如,同樣是一塊牛肉,如果調味調得好,吃的人就吃得高興,對嗎?我們的話語,怎麼讓聽見的人容易接受呢?「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用鹽調和,就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四章6節)
身為女人,要常提醒自己「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裝飾。」(彼得前書三章4節)裝飾叫一個人更加美麗,對嗎?對女人來講,長久溫柔安靜的心是最美好的裝飾,叫我們更加美麗!外在美只會愈老愈走下坡,內在美則可以愈老愈美!安靜是平靜的意思。裡面的人是溫柔安靜的,而且是不朽壞的,長久的。希望我們肯往這目標進步。記得上帝是公義的,如果你覺得有不公平,被欺負,告訴上帝,讓祂替你申冤,讓步給上帝。
「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章19,21節)記得嗎?正像我們古語所說「天網恢恢」,「善有善報」。
愛不計算人的惡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四章32節)當我們的眼睛仰望上帝的時候,事情就容易了。我們能夠了解為什麼我們可以不計算人的惡,因為我們可以饒恕。為什麼可以饒恕,因為我們被上帝饒恕了。世上的人,無論對我們怎麼不好,怎樣欺負我們,也都是暫時的。上帝在基督裡饒恕我們,卻是永恆的。要不是上帝因基督為我們受苦受死,義的代替不義的,我們都要永遠離開上帝的愛,永遠在痛苦中,因為我們都得罪上帝,都不理想,都是有罪的!當我們想到上帝的饒恕,我們就容易不計算人家的惡了!
真的愛是有原則的,不是只跟著感覺。
「愛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什麼是不義?什麼是真理?這是我們這世代的一個大問題。我們世代的混亂,父母兒女的不和睦,勞資的問題,夫妻的反目,都是同一問題:「什麼是真理?真理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如果我們肯,我們會看見人的問題,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基本上我們只有一個問題:自己分別善惡!
每個人,每個時代,每個文化都是自定標準。想起了嗎?自從人類的老祖宗亞當夏娃開始,人的問題就是不服從創造主的標準,要照自己的意思,所以當我們談到真理時,各人腦海中都浮現不同的真理。民主社會就提倡彼此包容,不要只認定自己的「對,錯」標準。但是,你一定看到所謂的包容並不是包容,還是不容異己!如果我們認為 1+2=3 是真理,我們就不能包容其他的。如果我們認為同性婚姻是真理,我們就不能包容那些不同意的人。
只要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我們就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有限,我們沒有宇宙全盤的真理。誰才有?只有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上帝才有。這是為什麼自古以來只有那些「行天道」的社會比較沒有問題。當然,所謂行天道也不是完全照上帝的指引為人,只不過是指那些比較接近上帝真理的社會。自古以來亞當的後代(我們)還是有自然的傾向要自作主張。
要照著真理嗎?我們只好放棄自以為是的所謂真理,降服在創造主的真理下。因此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很明顯的,不合真理的當然就是不義了。上帝的真理都是出於上帝的愛,所以我們愛,要照著上帝的真理。當我們面對日常生活的每一件「瑣事」,我們都可以用上帝的話衡量,我們就得到智慧。
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是預備心態,心裡願意順服上帝,謙卑接受上帝的話語。不久前,有一位母親對我說:「你的書我每一本都讀了不止一次,我照著你說的去做,但為什麼我的兒女還是彼此嫉妒,彼此爭吵,家裡一點不安寧?」
我心裡想,怎麼會呢?但是我看到那母親跟我談話的表情神態,我立刻曉得問題在哪裡。她是照著一、二、三做,但她自己沒有降服上帝,沒有追求像耶穌基督。她的表現不是柔和謙卑,不是溫柔平靜。
人不是貓、狗,不是動物。人是萬物之靈,是照著創造主上帝的形像被造的。養小狗,你給它吃,它就高興搖尾巴。比如說,我們年老的父母,你給他們錢,他們高興嗎?那要看我們的態度是施捨,是不得已,是盡本分,還是感恩,......?
對物質,我們可以照著一步步做,像在實驗室做實驗一樣。你做實驗時的心態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但人是不同的﹐若你喜歡的人給你一朵花,你就很高興。你不喜歡的人,給你一籃花,你也看不上眼!我們對人的心態如何十分重要。這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走捷徑,我們自己必需真正願意順服耶穌,讓祂管理我們的心思言行。
常遇到一些父母,他們的目的是要教養他們的孩子。他們聽講座,為要學習如何教他們的兒女。但是,除非他們自己得到上帝的教導,沒有辦法可以叫他們能夠教導他們的兒女。但這並不是說,不順從上帝的父母,兒女一定不會好。不是的,因為人是人,上帝給予每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依自己的選擇和決定。順從上帝的父母,兒女不一定順從上帝,因為他們有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同樣的,不順從上帝的父母,可能兒女自己決定要順從上帝!所以每個人有責任,父母有責任遵從上帝的話,又殷勤以上帝的話教養兒女。兒女有責任追求真理,選擇遵從真理。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