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異國情】包伙食

 

都市人每天出外工作,在外用膳是很普遍的事,因可以省卻預備午餐的麻煩又負擔得起,何樂而不為!固此,上班帶「飯盒」或包伙食的就越見減少。然而,在發展中非洲國家的小市鎮,仍有許多勞動階層因入息微薄,為了適應這種飲食潮流而帶來重消費負荷,他們需要另找良策來面對這個挑戰。

家庭「大鑊飯」的日子已不復返。現今非洲人口都市化現象十分普遍,從鄉間移居市鎮,生活形態大有不同,飲食兩餐也需要節儉。昔日在鄉間長大的人,習慣了有家人按時準備兩餐,在外工作如農耕或別的操作,村民家人通常會親自送飯到工作或田間的親人享用。遷進城市的村民,在稠密房屋地區居住,房屋空間也縮小,家族同鄉又不能在旁照應,不單經濟支柱者要出外辛勞,往日婦女只在家中操作和守候的,也因要幫補家計而需出外尋覓工作,以致家內煮食的人手欠缺,轉為由家中的長者或小孩充任。再加上出外勞動的成員,午飯時間有限,所以就算想為了節省金錢而返家用午膳, 因費時,車費又昂貴,要無奈地接受外出用午膳。

非洲人的食物其實十分簡單,主要食糧是小米,玉米,配以烹用特別的醬汁來調和,大米是次要的選擇。他們不常吃肉類,在節日喜慶時才有肉類吃。但對於有固定收入的人仕卻很不同,他們可嘗有豐富早餐如三文治,內有煎蛋或烤肉,咖啡,奶茶等。當地店鋪簡便,找一個樹陰或街角便會有顧客前來購買。另有一種經營方法就是送餐:將近中午時分,街上就會出現不少送餐電單車,前面坐著司機,後坐著一位乘客手抱著一個用大布包扎了三、四個大鐵盤的器具,在大街上風馳電掣地穿梭送餐。

這種「包伙食」的生意在城市很興旺。原因之一是成本低而收費低,比起在食店消費便宜。另外,是速遞上門。還有的是顧客是繳月費或週費,省卻找贖麻煩。再加上餸菜選擇多,比起食店的供應為豐富。

對於勞動工人在外工作時午餐的需求,這樣的安排既省時又節檢,「包伙食」漸成為需求 大的消費市場,因此吸引了不少經營者。除了小本經營,也吸引不少大經營者投資,這使成本輕減。無論如何,這不單能改善出外謀生者的生活,也為經濟發展有限的市鎮帶來另一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