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與音樂】詩班訓練的後感

 

最近,我有機會帶領一些教會的詩班退修會和培訓班,並對詩班訓練有一些想法和後感盼望跟大家分享。

根據我的估計,現時大部份教會主日崇拜的音樂部份也不是由詩班作領導的,因為現在有好多教會也已經沒有詩班了,這種情況在在華人或主流教會也是一樣。

對於那些還保留詩班的事工﹐並願意投放資源去發展詩班事工的教會,我是非常感恩的,因為他們看到詩班的價值,更努力不懈地推動詩班的工作。看見有一群為著詩班事工而默默付出的朋友,我亦很受到鼓勵!

一般觀察

在這些退修會和研討會之後,我有幾個觀察:

1. 詩班可能是教會中少數有不同年紀的人湊在一起的團契。在理想情況下,一個詩班應該由不同年齡的人所組成,當中年長的和年輕的弟兄姊妹彼此學習。就是這樣,詩班中有著不同背景的人一同站起來為神歌頌,那已經是對神的信實和恩典的一大見證。這更是對「和諧」的一份獨特演繹,詩班員有著不同的背景,來自不同階層,唱的也是不同的聲部,但卻在歌頌中展現出和諧的配搭,這實在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景象。

2. 很多教會的詩班員也同時是教會的核心會友。那或多或少也是因為詩班對班員的委身有相當高的要求,所以久而久之也培訓詩班員成為教會的中堅份子。很常見的是許多詩班員已經在詩班服侍了很多年,當中事奉年資有 5 年、10 年或 15 年的也比比皆是。

3. 音樂的訓練是需要時間的。現時,很多人都追求「速成」。但屬靈和音樂的操練都是一樣需要時間,「快」並不總是好的。例如,有人曾經告訴我他想學指揮,我非常欣賞他的心志,而我也被他的直率所鼓勵...... 但接著他卻說他想在幾個小時內了解一切指揮所需要知道的事情。現實是,「指揮」是不能靠速成去學習的。

4. 「快餐式」或「斬件式」的事奉觀都是時下教會的"正常" ,但那並不適合於音樂的事奉。音樂是需要長期和嚴謹的訓練,教會音樂也不例外。「快餐式」或「斬件式」的事奉觀是指我們三挑四選自己喜歡的事奉,但卻抗拒長線的承擔,並且經不起衝擊,容易放棄。

5. 一般的詩班的平均年齡都比較高。這背後可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年輕人加入,而沒有年輕人加入的原因可能是現在的教會缺乏兒童或青少年合唱團的平台,讓兒童和青少年自小接受詩班合唱的薰陶,所以自然對詩班合唱興趣不大。而且,詩班所要求的委身程度也可能令年輕的一代感到受不了。其實﹐詩班所要求的委身正是給予年輕人在屬靈操練上的一個寶貴學習。而若果在練歌的過程中可以來得活潑些,在選曲上也比較多元化的話,那也能幫助招募年輕的詩班員的。

改善的空間

一般教會詩班都有些共通的改善空間:

1. 培養讀樂譜的能力:詩班員不能讀樂譜可能是詩班中一個頗常見的問題。許多詩班員是靠死記硬背學習歌譜的,而那實在是一個既困難,又缺乏果效的學習形式。基本讀譜的能力並不是秘密,我認為人人都應該可以學會的。能越快理解和應用五線譜,你便可以更快的學習音樂,那麼就能越快享受到詩班的趣味。

2. 指揮人才訓練的需要:指揮的工作並不單是在詩班前面打拍子,其實指揮的工作是十分複雜的,好的指揮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但培養一個好的指揮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並要擺上很多努力,要培養一個指揮要付的代價是不少的。有人想學嗎?有人願意付出嗎?

3. 伴奏人才的需要:為何有那麼多的華人家庭有人學習彈奏鋼琴但是我們卻找不到足夠的司琴呢?

4. 音準的問題:許多詩班員唱歌走了調,不幸的是,大家對此變得習以為常。詩班音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音不準原因有很多,但多數是缺乏聲樂技巧。音準的問題在華人詩班尤其嚴重,大家需要努力改善。

5. 缺乏長期計劃:每個詩班應該有4個月與8個月的計劃﹐有些詩班應該有12月的計劃。該計劃包括詩班獻詩的安排,以及人手的安排等等。一些合唱團應該有特殊的培訓計劃,目標是在歌唱技巧、音色、和聲及演繹上盡善盡美。

結語

如果你現在於詩班事奉,你們的辛勤工作是沒有被忽視的,上帝必嘗賜忠心事奉的。如果你曾經在詩班事奉但現在已離開,你想再次加入這個團隊嗎?如果你還在考慮參加詩班事奉,你在等什麼呢?

詩班員的祈禱(A Prayer for Choristers)

主啊,賜福我們,你的僕人,

就是在你聖殿中事奉的。

叫我們用嘴唇所頌唱的,

就成為我們的心中所相信的,

我們的心中所相信的,

都可以在我們生活中顯示出來,

奉耶穌基督我們的主求 ,

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