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與音樂】敬拜小組必讀

 

WorshipTeam

 

各位讀者,當你看見「敬拜小組必讀」這個題目,在你的腦裡面你有什麼圖畫?有沒有因標題吸引而開始閱讀這個專欄的讀者呢?

基本的了解

其實我們有時需要問一些基本的問題,什麼是「敬拜小組」呢? 「敬拜小組」的成員是誰呢?有什麼資格呢? 「敬拜小組」的作用和責任是什麼? 什麼是「敬拜小組」和在教會內其他音樂群組的關係?

一般人對於「敬拜小組」的定義是非常狹窄。時下流行的「敬拜小組」是解釋為兩三個人,各自拿著麥克風便去領導大家唱歌。有時這個小組還包括吉他手、鍵盤樂手和打擊樂器。不過,我提議各位思考及用一個宏觀和廣義的角度來看。

有時候,我們稱之為「敬拜小組」或「崇拜隊」﹐應該更準確地描述為「領唱小組」。因為他們唯一的目標是領會眾唱詩。

從團隊的角度來看,團隊是一個有組織的群體而成員都分享一個共同並清楚的目標。「敬拜小組」應該是一個團隊,而團隊的目標是使用音樂、讀經、祈禱、講道......等等﹐來領導會眾崇拜三一的上帝。

用這個廣義的角度來看,除樂手以外有很多人都會符合這個描述:音樂人、聲音控制人員、讀經人員、主席、領祈禱人、詩班等等。

如果我們的崇拜神學是正確的,這些人也應該是崇拜隊的一份子,因為他們的崗位描述應包括領導和使人們敬拜神。他們崇拜的服事是在過程中的某個特定元素提供領導。

我到訪過很多教會,大多數所謂的「崇拜隊」或「敬拜小組」應改名為「領唱小組」。又或者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思考,大多數「敬拜小組」應包括所有在崇拜過程中有參與領導的人。

領唱小組注意

從我在崇拜部和音樂部擔任各種不同位置的經驗,我往往看到幾個常見的問題,值得在這裡呼籲關注:

1. 音量:一些領唱小組的音量實在太大了。有一個非常簡單有關群組聲學效應的原理,如果一群人前面的音樂家都具有壓倒響亮的聲音音量,一群人繼續唱歌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 "無所謂" 了,唱與不唱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更加不能聽到他們周圍的人唱歌。感覺上是有一些人在表演,會眾 "可能" 能夠參加歌唱,也 "可能" 放鬆讓其他人唱歌或讓領唱小組娛樂或招待我。

2. 音樂的三個主要元素:能夠了解及靈活的運用音樂的三個主要元素是必須的。簡單來說,音樂是各種音的組合,這個組合,有橫的連接,也就是時間的配置;也有直的連接,即空間配置。前者稱為旋律(Melody),後者稱為和聲(Harmony)。除了這兩個元素,音樂就是以統一的時間往前進行,在進行的時候,是持續著的、有秩序的運動,這就是節奏(Rhythm)。音樂就是由以上三種要素構成。

一些領唱小組大家齊聲唱(unison),這是忽略了和聲的重要性。然而,另一個極端是領導的人強迫及其成員使用和聲唱歌,但是他們沒有提供樂譜。要在沒有樂譜的情況下去創作和聲是困難的,而且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在指定時間提前到上和聲工作,有些人可以做到的。但要立時間做到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的基本功。有些人認為在一切旋律附近唱第三度音程間會足夠成為和聲。相信我,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的和諧從來沒有解決,給人感覺很奇怪。

3. 一群人 vs. 一個人:很多時候一群人一起在前面唱歌,他們沒有添加任何領導價值。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只是有一個人領導?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服事。我的回答是:那為什麼不逐一訓練?什麼是你的訓練他們的計劃,這樣他們不會毫無價值了嗎?

4. 神學:神學訓練是每個人在教堂裡的都需要,特別是對崇拜部和音樂部服事的人員。我的意思不只是在這裡和那裡背誦幾節聖經經文﹐我的意思是對整本聖經的理解,也可以使用這種理解來裝備他們的教牧的心(pastoral heart)。崇拜部和音樂部服事的人員需要成為教會神學的守門員。一個神學不正確的歌曲﹐其影響可以比一篇神學不正確的講道更多、更深遠。大多數人一旦踏出了教堂建築物便會忘記他們所聽到的,相反,音樂和文字結合在一起的後勁﹐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5. 崇拜部和音樂部:一些教會有崇拜部和音樂部這兩個部門,可否考慮合併?崇拜部安排崇拜,如果音樂部的人也可以加入,這樣他們就可以緊密合作﹐又少一份「官僚體制」,那是不是更好呢?

結語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讓你思考一個「崇拜隊」或「敬拜小組」團隊的作用。我認為,高質量的教育是更好地裝備在這種事工服事弟兄妹妹的關鍵。你是否願意被裝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