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手記】中年男人的不安與困惑(一)

 

有一個美國的心理學家這樣說:「這一代的男人遭遇了很大的痛苦,恐怕女士們一概都懵然不知!」這一句話說出了這一代中年男人的命運和真面目。當然男士群中,有些人仍然是諸事亨通,妻賢子孝;有些是感到痛苦,但又不知這些痛苦從何而來,是什麼樣的痛苦,更不可能加以表達;有些人是明白箇中原因,但又不想被其他人識破,所以外表面面俱圓,骨子裡卻充滿憤怒和失落。

男人痛苦的第一原因,是這個時代轉變得太快,而中年男人成長所學到的東西,跟這個時代文化,有不少脫節的地方,在面對一些他們不懂,但又要處理,卻不知怎樣處理的情況,他們便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而當他們男性的威嚴及自尊受到挑戰時,他們便會身不由己地感到憤怒、不安和無助,甚至非常委屈,就好像上一期出現過的中年爸爸一樣。

現代時代潮流的急劇變化,有時候使中年男人感到戰慄,通常老年人才會有這種心態,可惜這種典型的老人心態近年來在中年男士的一代已經看到不少。這種急劇變化有跡可尋,但卻很難有人控制它的未來,一般男人站在時代的洪流中打滾,不曉得未來的生活會怎樣,會有什麼改變。戰後出生的男人,成長時代電腦不那麼先進,也沒有人知道今天沒有電腦,我們一天都難渡過,Y2K 的餘悸猶在,有誰會想到不是人帶動電腦,是電腦科技左右及帶領我們的人生。

中年男人的青少年時代不少都捱過窮,所以用錢很小心,這可以是一種美德,因為夠節儉,尤其是生活在「萬稅國」的加拿大很管用,起碼理財好,負債少,晚年也會無債一身輕。但又有誰會知道,這種不少男人引以自豪的美德,很多時被家人抨擊得體無完膚,使男人有一種究竟誰對誰錯,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的迷惘心理。我有一個中年好友,為人精明節儉,雖不是投資專家,也沒有太多投資常識,但對收支平衡之道,非常熟悉,而且在加國緊縮的生活開支當中,仍然每月可以儲蓄一些收入。當然,他的理財技巧使他移民後的生活過得很平順。但一到他的兒女踏入青少年期,他的配偶步入中年期,兒女們的時代文化是名牌文化,甚麼都要名牌,因他們的朋友也是一樣,這種名牌文化一旦出現在家庭之中,父親和兒女的火拚場面就經常出現,兒女們無法了解父親成長的時代,父親也不能接納兒女成長的文化,不久連他的太太也覺得嫁了丈夫多年,不應做一生相夫教子的平庸婦人,於是從廚房走出廳堂,從廳堂走到社區,開始喜歡買名貴化妝品,喜歡換新車,更喜歡和一些闊太們應酬一番,當然最後結賬的就是這位老兄。用一本小說最後的一句話,來形容他的人生很貼切:「這人以後的日子,會比先前越來越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