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兒女】神僕的兒女

 

Children侍奉神的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兒女的教養。現代有名的傳道人之兒女,有很大的問題的,比比皆是。這特別叫人痛心。最可嘆的是,還有同工們見到這種事情,還要火上加油,大肆攻擊批判這些可憐的神的僕人。不曉得用愛心來同情安慰。這一切,將來都要在主面前交賬。

其實從起初,聖經裡面神的僕人有這種問題的,也不少。摩西就是一位。無可異議的,摩西被稱為「在神全家盡忠」,又是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眾人。但是聖經有一處,記載摩西的長子嫡孫的事情,卻不是太好:

「但人就為自己設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擄掠的日子。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士師記18:30-31)

那時候還是約拿單的堂兄弟,亞倫的孫,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當以色列的大祭司的時候。原來但支派那麼早就全族敬拜偶像。而且耶羅波安的兩隻金牛犢,一隻就是在但。難怪在啟示錄7章,大災難期 144,000 以色列人傳福音的使者,但支派沒有份。罪魁竟然是摩西的長子嫡孫約拿單!摩西四十多歲結婚,八十歲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約拿單沒有見到過紅海,但是當然有見過摩西在西乃山的經歷,更加知道神透過他的祖父所頒發的誡命。約拿單為什麼會那麼糊塗呢?

沒有關心兒女的靈性生活

摩西蒙神呼召的時候,雖然起初跟神爭辯,不想去。但是一與神認同之後,他又確實義無反顧地遵行了。他也預備要全家侍奉,雖然道路不容易,但是也要全家一起行動。實在是用心良好。但是都還沒真正離開岳父的家,在路途中,就遇到一個令人尋味的事情。

「摩西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摩西手裡拿著神的杖。......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出埃及記4:20,24-26)

這件事情叫人不容易明白。但是這裡我們觀察到的一件事,是摩西沒有留意到在兒子身上應該有舊約恩典約的記號:割禮。那是神和以色列人立約的記號。這裡「兒子」是多數的﹐即是兩個兒子到那個時候都還沒有受割禮。那就是在恩典的約之外。如何可以一同擔當這個重任呢?自然神不是不知道,但是神這個行動是反映神的聖潔不可輕慢。但是摩西自己卻應當知道。

我們可想而知,摩西 40 年在曠野牧羊。在那種一望無際的曠野裡面,為羊群尋找水草,可能需要走好多天的路程﹐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在家﹐確實是情有可原。但是一個這麼重要的事情,如何會忽略了?神卻不忽略放過這件事。

今天一個明顯同樣的事情,就是傳道人忙於侍奉,連自己孩子到底重生得救了沒有,都不知道。加上爸爸整天又不在家,孩子們的反感,是可以預料到的。所以我觀察到不少傳道人的孩子們,不但不信主,有些還極端地反對﹐是傳福音最困難的一些對象。太可惜啦!就如雅歌 1:6 所說:「他們使我看守葡萄園,我自己的葡萄園卻沒有看守。」

父親做的事孩子不知道

根據聖經的記載,很明顯的,上述的事情發生之後,摩西就自己出發﹐妻兒並沒有跟他一同下埃及。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聽見神為摩西和神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就是耶和華將以色列從埃及領出來的事,便帶著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就是摩西從前打發回去的,又帶著西坡拉的兩個兒子,一個名叫革舜,因為摩西說,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一個名叫以利以謝,因為他說,我父親的神幫助了我,救我脫離法老的刀。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神的山,就是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出埃及記18:1-6)

這樣,埃及的十災和過紅海的神蹟,甚至於天降嗎哪、靈磐出水、禱告勝過亞瑪力人,這兩個兒子都沒有目睹。那些是神救贖以色列人的大功,也是神向他們証明他是創造者。不過他們總算趕上了西奈山朝見神,和十誡的頒發。對於神的信實和大能的作為總是差了一點。可能他們對神的認識只是威嚴可畏而已。

全家出動,一同經歷神,同甘共苦。孩子們一方面經歷了神的真實,又因為與父親並肩作戰,也學習了父親信心的功課。只要在整個過程裡面,父母親讓孩子覺得有父母在旁,一切都是喜樂的。這是我們親身的見証﹐如今是我們的孩子們帶動他們自己的兒女全家侍奉。可惜約拿單沒有學習到信心的功課﹐為了一點的酬勞,一套衣服,竟然違法當祭司,並且是以色列第一個偶像的祭司。

與兒子沒有溝通

在整個曠野的漂流過程中,聖經沒有一次提過摩西跟他的兒子的交流﹐連談過話都沒有提過。甚至於摩西續弦娶了古實女子的事情,是亞倫、米利暗有意見,他的兒子們都沒有說過一句話。這真是奇怪。在整個曠野漂流的經歷,好像他的兒子們不存在一般﹐結果他的嫡孫約拿單人生漫無目標。堂堂摩西的嫡孫竟然無家可歸﹐淪落成一個偶像的祭司﹐可悲可嘆!聖經如此記載:

「猶大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裡寄居。這人離開猶大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時候,到了以法蓮山地,走到米迦的家。」(士師記17:7-8)

我見過太多的教牧的孩子們,有的是規規矩矩的﹐就是在教會不出聲;有的連人也見不到;不然就是乖乖地教兒童主日學,或者趕幾堂的敬拜讚美。他們心底的話,身為教牧的爸爸太忙沒時間聽。告訴教會中別的人又恐怕傳回爸爸的耳中。結果全部憋在心裡,爆發出來的時候,已經不可收拾了。

奉勸諸位同工們一定趁著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關心他們的靈命,了解他們的心聲,邀請他們參與你的侍奉,卻不是把工作甩給他們。保持持續的聯繫,讓家庭靈修成為每天必須的事情,使溝通的渠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