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15 年下半年,轟動全球的大事乃敘利亞的難民和移民問題。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更棘手的難題是應否收容報稱是從敘利亞來的難民、或應該收納多少?不單是西歐的富裕國家要回應這個迫切議題,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都要面對這個難題。
從人道主義立場看,收容難民是絕對正確的做法。然而,基督徒有多一層考慮,就是不能不考慮到大量穆斯林(回教徒)難民和移民對他們所居住社會所產生的影響。要思量這問題,我們要先從新任加國總理的小杜魯多說起。加拿大去年 10 月選出一個親伊斯蘭教的總理,傳媒 2013 年報導小杜魯多進入回教寺模拜,並行了類似教友的禱告儀式。根據一位有穆斯林背景的專欄作家(T. Fatah)在多倫多太陽報的引述,他早在 2011 年 3 月曾經進入一間在蒙特利爾(Montreal)的清真寺 "拜訪",而該寺被加美兩國的情報局都列為是屬於原教旨主義瓦哈比(Wahhabi)派﹐產生極端主義的溫床。(讀者可在網上參閱www.torontosun.com/2014/08/13/mosque-controversy-follows-trudeau)。
假如當時作為聯邦政黨(自由黨)首領,賈司廷•杜魯多完全不知道那回教寺的背景而貿貿然拜訪的話,那可看出他不懂得其不經意 "亂闖" 所帶來的危險。但從他回應傳媒時透露,他是知道那寺有瓦哈比派背景的,那便令人質疑他是否明白瓦哈比派與其他伊斯蘭派系的分別,若他真的不能分辨,那更加強我們對他不懂得不經意 "亂闖" 所帶來的危險﹐更是令我們更要憂慮和關注的了。
不過,從他的回應中,令人關注的是:他其實是刻意忽視伊斯蘭可能產生極端主義者這可能性﹔他分不清楚穆斯林當中哪些是具有政教分離思想的﹐哪些是產生極端份子的政教合一派系(例如瓦哈比)的﹐哪些是支持國際性的恐怖組織例如『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加國穆斯林團體!
再進一步去想,十分可能的是:他不會認為穆斯林人數激增將會給加國社會帶來什麼不良影響,不會想像到當穆斯林人數達到全國人口 5% 及以上之時,他們極可能要求推行伊斯蘭法(Sharia)作為管理他們的唯一法律,而該法律在中東國家是可判決叛逆伊斯蘭教者死刑的。這種要求行回教法律的壓力已經在英國和法國出現好幾年了。去年加拿大全國人口中約有 110 萬穆斯林(不到 3%),而根據有些學術界人士依據本國的出生率和移民數量的推測,到了 2030 年本國的穆斯林人數將達到 270 萬,即是超過 6% 是信奉伊斯蘭的,那時要求推行回教法律(SHARIA)肯定可成為加國三級政府的壓力了!
令人唏噓的是現今反基督教潮流亦同時在加國興起,例如多倫多市政府最近禁止一群基督徒在該市舉行基督教露天音樂會。這一切不禁令我們想到,還有多少時候加國基督徒可以自由公開地傳揚基督悔改赦罪的褔音?
更令人擔憂的是以賈司廷•杜魯多為首的聯邦政府可能忽視極端穆斯林組織的建立和擴大,容讓有些如美國的『瓦哈比壓力團體』(Wahhabi lobby)伸延至加國並壯大,例如 Islam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ISNA) 和 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CAIR)。ISNA 是控制不少美國清真寺的財雄勢大之 North American Islamic Trust(NAIT) 的創辦者,而 NAIT 這組織所公開宣傳的宗旨是為了促進美國穆斯林實現「符合回教法的生命」(facilitates the realization of American Muslims' desire for a virtuous and happy life in a Sharia compliant way)。事實上,這些組織過往十年在美國的確吸引了不少在當地長大的穆斯林認同這樣的意識形態。
紐約「911恐襲」和巴黎「查理漫畫編輯被屠殺事件」之後,曾經有調查在歐洲和北美的穆斯林對這兩件事的觀感,令人擔憂的是認同以這些恐怖行動打擊西方人民和制度的穆斯林居然超過百分之 20,即是五個中有一個穆斯林認同這樣的暴力行為是可接納的!由此可推想,極端的恐怖行動隨時會衝擊西方國家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及制度,而產生這樣暴力行動之意識形態是可以隨著敘利亞的難民潮滲入新一代的穆斯林之中,這是為何需要高度認真審核這些難民的程序之理由。
願基督徒都同心關懷這個議題,並且多為耶穌基督的教導能繼續在公開的場合自由地傳揚而禱告,這是每個基督徒都能和應該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