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次手術 抱憾終身

 

編者按:本文資料由故事主人翁威特.海爾(Walt Heyer)提供,編者輯寫,謹此致謝。翁威特.海爾(Walt Heyer)經歷性別掙扎和變性的痛苦,復原後,他以寫作、演講、輔導及資料搜集研究,幫助有同樣掙扎的人。詳細資料,可上網頁查詢:

www.sexchangeregret.com

www.waltheyer.com

 

SexChange

 

威特.海爾(Walt Heyer)在美國羅省長大,母親十分嚴厲,父親是個半職警員,他有一個智力過人的兄弟,幼年的生活總算過得去,可是五歲那年,他的生命卻完全被改變過來。


年幼的威特每週末由祖母看管,她給威特穿上女孩子的衣服,並且給他造了一件紫色的雪紡晚裝裙子,當父親發現祖母把威特打扮成女孩子後,一切就都改變了。他父親的領養兄弟開始對他進行性侵犯,威特告訴父母,他們卻不相信,反而斥責他說謊,從此,母親的責罰更加嚴苛,叔叔經常的性侵犯我也無力反抗。從應該照顧自己的人中受到這一切的對待,令威特覺得自己是個困在男性身體中的女孩,自此,他的性格變得逃避和退縮。

童年的威特雖然穿著男孩子的服裝上學,但那漂亮的紫色裙子仍在腦海中縈繞,隱約間,他看見自己穿著那裙子,站在祖母家裡的鏡子面前端詳。威特身型雖小,卻在足球、田徑和各樣運動上有驕人的表現。為了壓抑內裡性別混亂的掙扎,他竭盡全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他剪草、送報、在電油站做加油的工作。中學畢業後,在汽車修理廠工作,後來為了入職航空工程,他修讀了劃則繪圖課程,不久還被錄取成為阿波羅太空事務計劃的副設計工程師。那時,威特雄心萬丈,他再跳槽到汽車工業,很快就從新入行的初級職位,晉升為美國大汽車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他甚至成家立室,有一對可愛的子女,一切都順利到手了,事業前途無限,家庭幸福美滿。

然而,暗藏在威特心底裡三十六年的秘密——那份「我是女人」的感覺仍然揮之不去,祖母種下的種子在他生命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妻子毫不察覺之際,要做女人的慾望漸漸浮昇到行為上,他喜歡當眾穿著女性衣服,為了使外表更加女性化,他開始服用女性荷爾蒙,誰又會想到 1940 年代那祖母要個女孫的渴求會演變成這個樣子呢?威特試圖用酒精麻醉自己,但酗酒就像火上加油,令那份慾望變得更強烈,他的妻子因他多年來向她隱瞞的秘密感到被出賣,也對他的酗酒行為忍無可忍,結果申請離婚。

與妻子異離後,威特找到一個著名的性別心理專家做評估,很快地,他被判定患了「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治療的途徑就是變性。威特覺得反正沒有任何損失,況且也是他夢寐以求的,當年四十二歲,他做了變性手術,割除性器宮,植入假乳房,去除面部的鬍髭,與及長期服用女性荷爾。名字也改了,出生證件、社會保險咭和駕駛執照上,不再是威特.海爾(Walt Heyer),而是羅拉.詹遜(Laura Jensen) ,在眾人眼中他是個女性。

轉性後一切好像那麼美好,威特滿懷希望,以為童年時用來逃避現實的夢想最終可以實現,但過不多久,這份欣喜開始被相對更黑暗的陰影所籠罩,他開始面對現實,醒悟到隱藏在改容、整形手術和女性服飾背後的,是個仍然背負著童年創傷的小男孩,變性並沒有治癒心靈裡的創傷,只是掩飾著過往的痛楚。無論身份證明文件說什麼,威特清楚知道他不是個真女人,雖然試圖用盡方法消除性別方面的矛盾,但倒頭來轉性並沒有解決仍然存在的問題,明顯地,這只是一個偽裝。威特感到受騙,自問何以落到這個地步?

威特再去見另一位性別心理專家,得來的答覆是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只須要給自己多點時間去適應就可以了。失落又低沈的威特終日喝酒度日,他曾經嘗試自殺,只是沒有成功。因為酗酒的情況嚴重,威特決定參加一個戒酒的治療課程,在導師的支持和指引下,他學會怎樣脫離酒精的纒累,這是轉性生活中的第一個轉捩點。

之後,威特進大學讀了一個心理學課程,專修藥物和酒精濫用。就讀期間,他仍然經歷性別掙扎,內心的矛盾沒有解決,轉性何用?八年的女性生涯沒有帶給他一點內心的安寧,反之極其苦惱。有一次,當他在醫院跟一個醫生做實習的時候,那醫生告訴他在他身上觀察到有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 。此後,威特不再找變性醫生了,他轉向一般的心理學及精神科醫生求幫助,他們都同意,認為威特確是患了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 。孩童年間,為要逃避長期被祖母扮成女孩和叔叔性侵犯所帶來的創傷,形成了威特這方面的心理障礙。然而那些性別心理專家卻完全沒有考慮他童年的困境或他的酗酒問題,只提議轉性。「若非如此,我早就可以得著正確的診斷,並且及早接受心理治療了。」威特憶述:「我很忿怒,幾年後,當我質詢那性別心理專家時,他也承認他不應該批准我的變性手術。」


然而,威特表示,他也必須承認,當自己發現有性別掙扎時去找轉性專科,是鑄成大錯,如今,他要終身面對身體部份殘缺的事實。他說:「這就是用手術來治療心理障礙所帶來悲哀,不但如此,我所做的為我一對剛踏進青春期的兒女帶來極大的痛苦,當時十五歲的女兒十分忿怒,我十二歲的兒子對我說:『你死了還好一點,至少我可以坦白跟別人說。』一個父親作出這樣的事,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孩子,我後來才明白,我把自己看得比他們更重要,相信這是一個人所能作出最自我中心和自戀的事,當兩個孩子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把自己放在他們之上。」

八年之後,威特以昂貴的代價,就是付出了三萬元美金和難以估計的健康和關係上損失,接受另外一個轉性手術,轉回出生時的性別,也就是他真正的性別,不再是羅拉.詹遜,而是威特.海爾。另外,經過許多次的交談,他至終恢復和兒女們的關係,現在威特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要處理由孩童至今的心理障礙,威特經過密集的康復的療程,但因為他已經了脫離酒精毒品的控制,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準備好、期待著,威特最後回復他的男性形象。更值得慶幸的,就是五十六歲那年威特墮入愛河,並且結婚,對於威特,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渡過五十年混亂痛苦的日子,那紫色裙子所帶來的創傷始終治愈了。威特今年七十四歲,和妻子結婚十八年,過往二十九年的歲月裡,他是個名副其實、表裡一致的男兒漢,享受著餘下的豐盛人生。

「轉性也許得到短暫的快樂,卻做成長久的痛苦,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縮短壽命、抱憾終身、精神病患及自殺傾向。 」 威特.海爾苦口婆心的奉勸每一位讀者:「與其鼓勵年輕人做那些不必要和破壞性的轉性手術,讓我們去愛護他們,肯定他們的價值吧!」(轉載自《親子情》www.parentshear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