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祭司】善良誠可貴

 

Mktplace前陣子,工作間中一大堆員工之間的紛爭令我十分頭痛,更質疑自己的管理能力,思想是否應以嚴厲打擊態度取替好言相勸才是應付員工的有效策略。當然我明白在要確保員工有理想表現的大前題下,有的情況是需要嚴厲的,但我更相信若要服眾是不能單單拿出「我是上司,你是下屬,所以你要服從」或「這是公司政策,所以你要服從」等「大石壓死蟹」類型的理據,而是要以正面的態度耐心地幫助員工達標。所以,除非必要,我是不會隨便處分員工的。

然而,前陣子的問題令我覺得自己這一套以善良正面態度對待員工的取向很不奏效,還覺得被員工濫用了我的善良,對我的好言相勸無動於衷。最令我失望的是其中一位我花了很多精力、誠意和時間去輔導的員工竟然在我們對談的中途拍桌離場,並即時遞上辭職信,因為她不認同我對她的評價。然而,就當我躊躇自己是否在管理員工的態度上應該收起善良之際,這位拍桌離場的員工居然在數天後主動相約傾談!她首先向我道歉,然後告訴我她一直很感激我的包容和接納,知道我是真誠地幫助她,她承認她那天實在是衝動魯莽了,她並不想辭職,她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態度令我失望難受,所以很內疚,特來向我道歉。

當然,我即時原諒了她,並藉此機會給她一番語重心長的「訓勉」,希望她能改善對人對事的態度。那次的對談十分有效果,而且這位員工也自此建立起一份正面的態度﹐我也因而十分欣喜,亦願意繼續以一份善良和耐心去管理員工,雖然這過程中也會有動搖的時刻,但我相信以一份善良和耐心對待他人,才會帶出正面和持久的效果。就讓我在此跟大家分享我在這方面的幾點領悟吧。

首先,不要妄下判斷。我們每人每日在每場景中都在腦袋中作出大大小小的假設,這些假設的形成是基於我們的價值觀、經驗,及與他人的關係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往往會按著這些假設做出大大小小的決定,尤其是決定某人是忠是奸,是對是錯,是朋友還是敵人。然而,這些假設通常也是充斥著很多主觀的因素﹐並且是未經証實的。所以,當我們的心靈和頭腦被這些不正確不全面的假設所影響的話﹐便容易妄下判斷,對人對事帶上一對有色眼鏡也不自知,那當然令人的自我防衛機制響起,又怎樣生發一份由衷的善良呢?

第二,不要以為他人的行為表現是針對自己的。這句說話的英文原句是 "Don't take things personal"﹐尤其是對於一些自我形象較低的人,他們容易覺得別人的負面情緒或行為是衝著他們而來,是特別針對他們的,所以本能地作出負面的回應作為自保和還擊。其實,我們需要學習走出自己狹窄的思想框框去看事物,學習正面一些,放鬆一些,客觀一些,並加一點幽默,這樣,在待人接物上便自然地多一點包容,多一點忍耐,也就能擺上多一點善良了。

第三,相信任何人都總有美善的一面。在我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是持守著一個信念的,就是任何人也總有其美善的一面,就算是在我部門中表現最差,態度最惡的員工身上我也總能夠發掘一兩項優點去欣賞,從而對其作出正面的鼓勵。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在人身上就算最微小的一份美善,因為那就是盼望,代表著我們之間的共事關係是有空間去建立和改善的,也代表著就算我們未能認同對方但也可做到彼此尊重,彼此善待的地步。

其實,善良是難的,因為要付出,要不計較但同時要預計可能會蝕底。相對地來說,硬著心腸是來得簡單,並減少蝕底的機會。正因如此,善良是一份十分可貴的情操,是需要我們每人都盡力發揮,盡力與他人分享,盡力地以一份待人以善的態度為所身處的光境帶來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