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27:5-10「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裡,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今早的日記(2015 年 11 月 13 日)是要報答昨夜請我共進晚飯的夫婦,他們在席上提問一個人生悲傷的經驗:若有人發現自己被父母離棄,我還可以用甚麼正向思維?這不是一個純輔導可解決的心結,無論怎樣說能夠體會他的情況,請他接納甚至原諒離棄他的人,他仍會追問:「上天為何不給我童年愛我的父母?我寧願窮困殘疾,也要有被愛的經歷呀!」
心理學更研究到早期失去父母愛護的人,日後會很自我、性格冷酷。若我們信有一位神,是創造有秩序的世界,怎會漏掉我的出生保護計劃?今早看詩篇廿七篇,背景是大衛生平的逃亡期,有可能他的父家也受到牽連。他的父母也有可能對搜捕他的人說:我們沒有這個孩子。有時候當我們遭遇患難的時候,原本以為最可靠的一份力量也有可能被抽離,那時候我們可以倚靠誰呢?有時候我們的家人不是不願意幫助我們,而是他們沒有辦法;有時候不是我們的朋友不願意協助我們,而是他們也無能為力!因為明白他們的限制,我們才可以完全原諒他們。當我們無助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可以呼求的對象,就是用心靈可以聯繫的神,這就是我們人生的高峯經驗。
聖經對人向神呼求的應許是「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埃及記14:13-14)懼怕是一種感受,往往是來自一個信息;要脫離這個懼怕感覺,就要有另一個信息進來。有如敵兵要闖過來的信息,會使我們懼怕,不過,當另外一個信息傳來說:援軍趕過來了,我們懼怕便消除。懼怕也會使我們失去力量,好像一個洩氣的氣球;當我們失去勇氣的時候,就必須換上一個新的思維,那信息就是神一定會把我高舉在災難之上。所以詩人說,我可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寫詩的人雖然還沒有看見神對他禱告的回應,但是他已經「相信得見」,這就能保守他不喪膽的關鍵。若是我們也有這「相信得見」的信心,我們就不會灰心了。我寫日記的目的,就是從剛度過的廿四小時搜集這些「相信得見」的證據。
昨午我與一位有自閉兒子的母親談了兩個半小時,她使我肯定了人在完全無助時,可以倚靠信仰先改變心境,再改變環境。照顧自閉兒使她在公眾地方惶恐不安,在學校被人諸多埋怨,在家族聽取難堪說話,與兒子相處時,更要承受兒子的脾氣。人生最具毀滅性的習慣就是憂慮,最難克服的就是害怕。這位母親在十八年來得到最好克服憂慮和害怕的祕訣就是信心。神在患難中保守她,賜她在教會裏享受到平安。神把她的羞愧感除去,相反將她和兒子高舉;她兒子現在是無師自通的日文學者,還帶母親去日本旅行,在網上與日本人做筆友。每逢母親外出返家,必見這位廿一歲的兒子,將衣服洗濯好、又預備好飯菜給母親吃。我們更商討月底去神學院教學生「如何了解自閉人士」。
昨日黄昏我便收到這位母親的回覆:「余生,今天真的很感謝你給我很多寶貴意見,更加感謝你讓我孩子有機會分享神在他身上的恩典,他已經答應在 27/11 分享......」以下是他在教育學院的分享 "與光同行" 漫畫書讀後感及我的見證。希望與你分享,我和孩子在神的恩典下的心路歷程......。
聖經說:「你向來是幫助我的......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9-10)
是的,人對神的信心可以改變自己悲觀的心態,人可以活著時看見神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