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提防種族仇恨的擴大

 

p202015 年 5 月中,卑詩省列治文市一名華裔在路上發現停在紅燈前的一輛小型貨車上有用英文寫的反華字句,「向中國垃圾說不」(Say no to china crap),甚至還說如果有人看到這些字句感到被冒犯,就「就不應該在這個國家」。該市一位議員對此情況表示憤怒,認為言論已經涉及種族歧視,將會要求皇家騎警跟進。不過,他猜測事件是極少數激進分子所為。

根據所提供的相片,這輛貨車上以英文寫著:「向中國垃圾說不,他們為了利益毒害自己的人民,你覺得他們會關心我們?我們應該保護自己及我們的經濟。如果你看到這些感到被冒犯,那你就不應該在這個國家。」

約在同一星期之內,在隔岸的溫哥華島上一個小城鎮 Nanaimo 內,有人發現一些只用中文寫的地產廣告招牌被人塗污﹐并且寫上種族仇恨字句 (Chinks go home), 連主流傳媒電視台 (如 CTV) 也覺得不對勁,在主要新聞時段中作出報導。

固然,多數華人看到或聽到這些新聞一定當時感到很「不是滋味」,因為感到這些語句等於是種族歧視。 幸而,有上述人士不論在公在私的身份上公開揭露這些事情,可算是正面處理種族歧視的一個方法, 讓大眾都知道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見到太多華人在他們的四周圍生活,所以希望華人都回到他們的祖國去。

居住在加拿大西岸的華裔移民現今要認真思考和議論西人對華裔的感受,因為除了這些事件,列治文市政府還要處理該市內商店招牌上中文過於顯眼的問題,以致被一些洋人多次向該市政府投訴,要求嚴厲執行招牌要有英文的規格。

當然,從加拿大現今年輕一代來看,由於他們成長在多種族的城鎮內,在學校裡被教導和培育不可歧視其他族裔人士,再加上電視節目和電腦網絡能夠與不同國家和民族溝通,新一代多數不會像以往世代那些人那樣歧視『非我族類』人士, 種族問題應該不會回復到以往世代那樣光景。

然而,縱然這樣說,我仍然提醒華裔加人要在公眾地位檢點自己的禮貌和行為,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尊重本地主流人士對公眾禮貌和行為之期望,例如在商場裡和街上避免大聲喧譁,例如公開的廣告須要同時有英文一起, 以免其他族裔人士不知道華人在廣告上寫什麼。

回頭說到 Nanaimo 市內那些只用中文寫的地產廣告招牌,那招牌的擁有者應該反省一下,雖然你以為那招牌是私人的物業,自己有權寫什麼自己喜歡的字上去,但不要忘記那塊招牌是放在公眾地方,不單要尊重英文是加國的語言,更要考慮到其他族裔人士不知道廣告說什麼之時所生的感受。

也許﹐現今一些洋人的種族憤恨﹐是出於對華人在大溫哥華地區炒高地產價格之反感,以致他們叫華人『回家去吧』的字句 (Chinks go home), 若真是這原因,那麼華裔更加要約束一下那種種財大氣粗的心態,以為「老子有錢」就什麼都可以用錢解決。

筆者認為,若西人對華人的怨憤達到仇恨的地步,金錢絕對不能解決種族之間的衝突。假如華人炒樓房風氣明顯到不用詳細統計數字也令多數本地居民有此見解或感受,恐怕華人在其他族裔中將會產生一個甚為負面的形象,值得華裔警醒自己與其他族裔的關係。

願華裔加國公民都在種族關係上多一點思考,以致在公眾領域上有智慧去行事,令西人不會認為華裔由於人數增多便可以喧賓奪主地橫行無忌、不尊重這個國家的官方語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