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大師與其受賄的徒弟

 

《西游記》第九十八回﹐唐僧師徒經歷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終於來到如來佛的雷音寺求取真經。佛祖吩咐兩大弟子阿難和迦葉引唐僧師徒去寶閣取經,不想這兩位弟子卻公開索賄﹐並且理直氣壯地說:"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唐僧師徒一聽頓時傻了眼,因為他們一窮二白﹐實在無物可送。如來佛的弟子一看,干脆給客人一堆無字假經。

唐僧師徒氣不過,告到如來佛那裡,如來佛聽了一笑,為自己的手下開脫說:"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祂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 意思是這經卷當初得來也不易,你們不能白拿啊!唐僧最後把唐王所贈、用以沿途化齋的紫金缽盂奉上﹐才把真經拿到手。

這段情節說明什麼?一來,反映了當時社會賄賂之風盛行,二來,如來佛要唐僧放下一切的執著,連金缽盂也要在所不惜。因為﹐按佛教的教義,破除我執才能真正地看到真經。至於唐僧師徒把吃飯的家伙也被迫上繳,以後是更看開了還是更執著了,那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舊約也有一個很類似的故事,其中講先知的門徒受賄的事,記載在《列王紀下》第五章。亞蘭國名叫乃幔的大元帥,千裡迢迢來到先知以利沙所在的撒瑪利亞城,求先知醫治他的大麻瘋病。當他的病真地被以利沙醫好後,他就要重重地報答以利沙,但是以利沙卻完完全全地拒絕了乃幔的厚禮。

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想,這是人家的醫藥費,或報恩的禮物,為什麼不要呢?主人這樣拒絕多不給人面子啊!隨後他就趕上正在回家路上的乃幔,用謊言私下收取銀子和衣服,因為銀子太多太沉,乃縵還派僕人護送他到城外。他把銀子拿回家去藏起來,以為這事做得天衣無縫,誰也不會知道。

但是﹐這事怎麼能瞞得過先知!僕人回去後,以利沙問他:"你從哪裡來?" 僕人回答說:"沒有上什麼地方去呀!" "乃縵下馬回轉身去迎接你的時候,難道耶和華閉上了眼睛嗎?這是騙取銀兩和衣物的時候嗎?乃縵的麻瘋病一定要傳染到你身上﹐傳染給你後代,直到永遠!" 僕人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時就長了大麻瘋,象雪那麼白。

以利沙並沒有像如來佛一樣為自己的弟子護短或責怪他人,沒有批評教育一通再 "下不為例" 啊﹐就放他一馬!他對僕人的處罰,嚴厲而真實,這對每一位讀到這裡的讀者,特別是基督徒,都有極大的警示和提醒。利用神的名義和能力做事,卻想要獲得世俗的好處,不將榮譽歸於神,卻歸於自己,神的處罰不一定要等到末日審判,可能會當場就兌現,像那個受賄的僕人,突然染上大麻瘋,而且是雪那麼白,人都能馬上看得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