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給」了一個不平凡的經歷
這是在溫哥華宣道會福群堂邀請我分享的講座的題目,大家看得明白嗎?當我給一些弟兄姊妹看時,有位文學修養很高的弟兄嘗試糾正說「呂SIR,這題目的文筆不通順吧,『神給』不應放在中間呢?」我的回應是:「這個『神給』,其實是想與現今經常被濫用『神級』相對應,這可以說是遊戲機的潮語,指那人打遊戲機的技術高超,無人能及,故被人冠以「神級」(神的級數)的意思,更有人形容某人駕駛技術達「神級」等,但我們有信仰的人就知道,那有人可以跟「神」相比較呢?教會起用這講座題目,其實想以「神」「給」了一個不平凡的經歷,為何我成長在一父親及祖父都吸毒的家庭、父親又是黑社會、在我三歲時父母離異、我只能和祖母靠著綜援生活、我更曾是會考零分,但為何我卻可以在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以一級榮譽畢業、先後完成道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呢?
為上帝、為教會、為家庭、為自己「升呢」
另一位老姊妹看到講座題目便問:「甚麼是『升呢』?」我打趣地說:「姊妹,無怪乎你說與香港來的小孫仔有代溝了,這是香港時興了很多的潮語呢!其實是英文來的,即升 LEVEL(升級)的意思,本是打機的述語。」但福群堂的年輕人真的很有心思,他們想年輕人反思打機升 level 最要?還是人生升 LEVEL 重要?我在會考 0 分之後,拿著會考 0 分成績單,像是浪子走到人生低谷,看著豬餿一樣,感恩,我們都願意回到父親的懷裏,我再回到教會,上帝差派了很多天使輔助和關心我,故我今天有少許能力,都想成為別人的天使。
上帝的特訓「秘笈」
過去三年有機會隨恩雨之聲到美、加作巡迴佈道,有一次更是一連 24 天舉行了 19 個佈道會及家長講座,最印象深刻是有一晚準備在多倫多一教會舉行一家長講座,那天早上有同工擔心會影響出席人數,因為預測在晚上的稍後時間會下冰雨,但感恩,當晚竟然坐滿了可以坐八百人的教會,連樓梯都成為座位。那兩次的佈道會及一些屬靈的經歷,讓我對一群海外的華人多了一份認識與負擔。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在上年度的九月來到溫哥華作全職事奉,在香港亦聽到別人說過類似的話:「呂SIR,你在加拿大又沒有知名度、你的零分成長故事在那裏應不適合,那裏土生的年輕人不會有零分成績,亦沒有香港的讀書壓力,沉迷遊戲機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實,沉迷網絡或遊戲機又怎會是香港的專利?我到內地、澳門、美加,這些東西的確害了很多年輕人和破壞了很多親子關係。而朋友有一樣說得對,我在加拿大當然沒有知名度,我的會考零分故事沒有共鳴。但感謝上帝一直對我的「特別訓練」,我知道我不是要傳自己的名、我不是只重覆我的故事。我是要傳揚上帝如何改變我,我從中又學到甚麼?
加國青年比香港的更難鼓勵
記得上個月接受溫哥華的電視台的訪問時,主持人盧玉鳳小姐問我,「呂SIR,加拿大的年輕人與香港的年輕人有甚麼不同呢?」我說:「加拿大的家庭的親子問題或許更嚴重!」、「更難鼓勵加國的年輕人奮發向上(即人生升 Level)」。她瞪大了圓圓的眼晴,我解釋說:「一來你們的屋太大,每人有很多私人空間,容易產生疏離感;二來,這裏大部份人生活富庶,不像我這些「香港仔」要買樓、要買車就要努力,但這裏的年輕人,或許未夠十六歲已知道有架車等著她了」我又跟她分享了在溫哥華看到一場景,看到兩位年輕人連討飯不懂:
某天我在本拿比駕車時,經常看到一些討飯的人在繁忙的交通燈旁,等待司機在等紅綠燈時索取零錢,他們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但上星期當我在車上等待轉燈時,看到兩個後生仔,滿身污穢地拿著紙皮在等待司機的施捨,他們拿在手中的紙皮分別寫上甚麼呢?一個寫上「我想食 PIZZA」;另一個就寫得詳細點「因為我運氣不好,你可以給我一元,改變我的生命嗎?」你覺得他們是不是連討飯都不懂?不要說給他一元,就算給他一萬元都不能改變他的人生吧!那一刻我覺得他們很離譜,他們可以到便利店或小食店找份散工,都總好過在這裏討飯那麼不思進取。但我立時想到,我當年又何嘗不是像他們一樣「討飯」!分別只是我向嫲嫲討飯而已,但實際上我都是不思進取、不願工作,只是每天「攤大手掌」問阿嫲攞錢。我亦試過在太子及深水涉一帶執紙皮拿去「斷斤秤」(量重量),等於「同阿婆爭飯食」!?
是甚麼改變了我?除了信仰便是因為我的人生有了目標。所以現在,我無論是鼓勵有錢或沒錢的年輕人,我都用這方法去鼓勵他們。
你想孩子「升 Level」嗎?
很感恩,我現在已在溫哥華基督教天恩堂成為了傳道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年輕人和家長。我成功鼓勵了一位在媽媽口中,不大喜歡讀書、沒有目標但快要選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在傾談中,我得知他喜歡跑車,故我提議他跟一個維修汽車的老闆見面。我特意約他在早上十時十五分見面,出奇地他主動說自己坐巴士來,而不是要爸媽載他。我十時十分到,他十時正便到了。之後,我們在車底下與老闆傾談,老闆講一句好過你講萬句,他說:「要落手落腳做的,做到中年便很辛苦,後生仔,你要學用腦,你要讀多些書,因為你條路會濶好多,你知道嗎?你若能計數,就可以計到怎樣運用馬力。」他即時瞪大眼睛,「係喎,我可以改裝自己的車」。他滔滔不絕地問了老闆很多有關機械的問題。
回程時,他說要好好讀書,原來讀數學那麼有用,還立志要入先讀 BCIT(這裏有名培育專業人士的學院),然後再進修工程。有什麼比年輕人為著自己夢想奮鬥更有衝勁呢?
各位朋友,宣傳海報寫了「只有「神給」的秘笈,才可將杰撻撻(非常糟糕)的邊青,改造成香港十大傑青!你想不想得到這本「神給」的秘笈呢?」
這個聚會不只屬於年輕人,還屬於每一個想改善親子關係和想更了解青少年的每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