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異國情】洗衣先生

 

Laundry對文明都市人而言,在生活忙碌,居住地方淺窄下,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若消費可行,都盡量要找別人代勞。洗衣店的行業也由此產生,由專門機器操作,快、靚、淨,而價錢尚算便宜,許多人都選擇使用。在非洲的洗衣工作又如何?

洗衣異法

非洲人每天衣服洗曬,主要是婦女的專職,在家裡操作,若住在靠近水井或河邊的人更因利成便。洗衣選用本土「勞工皂」(帶濃烈的鹼性成份,用得多時而弄傷肌膚),也有洗衣粉,在集貨店以小包裝有售。當地人的洗衣方法多有趣,在洗擦其間,婦女會用手使勁將衣服多番拍打在石頭上,也有用石頭,或木掍擊打衣服來除污垢等。曬衣方面,因沒有使用繩子的習慣,她們將衣服鋪在大石、樹技、屋簷或平坦的地上曬乾。

因利成便

筆者在非洲內陸工作,住在小城一處靠近河的地方。這市鎮有一條長鐵橋,而橋下有一古石橋。白天這石橋會很熱鬧,因橋面靠近水面,河水湧流,吸引許多人到來作多樣清洗工作,如洗車(馬車,汽車,大貨車等)、洗馬、羊等家畜,更有婦女清洗住食用具和衣服。石橋的另一角落,則有一群男丁在操作,他們在河邊水流緩流的地方,將手推車放在身旁,蹲在大堆衣服中間工作,努力在洗擦,一手拿著由尼龍絲袋的袋繸綑扎成一個小球,用作洗衣擦,一手翻動地上的衣服,手技非常熟練。

行情

當地平日早晚市面都會遇到一些趕路的男仕,推著衣物的手推車出入市面,他們是沒有固定營業鋪位的洗衣工人。在早上,他們會將收集回來的衣物零亂地堆滿手推車,晚間就將洗淨又疊好的衣物和毛氈,送到顧客的府上。據稱,洗衣費用每件衣物有行價,小件的為美元10仙左右,連熨則為20仙,毛氈為50仙等。從業者每天收載一車衣物的工資相當可觀,可達至10美元。

洗衣專行

據聞這批洗衣男仕是遠從百多公里外的兩、三個特定市鎮而來,在這個就業機會稀少的市鎮竟可找到了謀生空間。他們更從他們老鄉找親友到來加入行列,至今己有數十同行,出入工作也為當地人所熟知。查究得知,洗衣行業的出現,是由於當地近年有許多外鄉勞工湧進來謀生找工作,其中有不少單身漢,平日他們生活忙碌或無時間處理污垢衣物,要另找人代勞,然而當地婦女只可以處理家人的衣服,對外人的衣服一蓋不能摸。另外一些大型衣物和毛毯等,甚至好些宗教行乞小童的衣物,也需要他人代勞。如此需求下,洗衣行業便應運而生。

由於當地經濟發展薄弱,就業困難,洗衣行業未能引起當地人的興趣。然而外來湧入的勞工,為賺取生活需求善用當地天然資源,使洗衣行業成為一門無本生財的生意,還可讓外來的勞工匯錢返家鄉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