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日崇拜中,神的話與人的話之間的比例是什麼呢?哪一種話語在敬拜流程中佔較多比重呢?我們對神的話語有多少尊重呢?在崇拜當中,講道部份是否唯一被認為是宣講和聆聽神的話的時間呢?
聖經是神的說話,現在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聆聽和閱讀。每個星期天的崇拜,我們都習慣有神的僕人宣讀和宣講聖經。作為基督徒,我們當然會說:『我們尊重上帝的話。』但是從我們在崇拜中如何對待神的話,和我們聆聽和宣讀神的話的態度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實在有進步的空間。
其實,在崇拜流程中,神的話理應已經充滿在每一環節裡面,但是我們離這個理想有多少呢?
崇拜學家 Constance Cherry 在 2004 年做了一個研究,在 16 個月內,她去了 30 間教會出席 31 個崇拜聚會,而這些教會代表著 19 個不同的宗派。這些教會的崇拜風格亦各有不同。她記錄崇拜聚會的所有程序,再計算每一環節使用的時間。她發現平均崇拜時間是 79 分鐘長,而所有崇拜聚會花最多時間的環節便是講道(從 26% 到 42%)。然後,大多數崇拜中第二個最長的原素就是與音樂有關的,一般是會眾唱歌(從 19% 到 22%)。而宣讀聖經(從 2% 到 9%) 則通常佔較短時間的。當反思這些數據時,我們值得考慮一下我們所唱的詩歌究竟有多少聖經與神學的內容呢?另外,如果講道的內容並非實實在在地扎根在聖經上,那麼我們在崇拜中浪費了多少時間在人的說話中?為什麼我們花這麼少的時間宣讀聖經呢?
宣讀
讀經員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負責宣讀經文,你什麼時候開始你的準備?首先,讀經員應該非常熟悉將要宣讀的那篇經文,他必須預先分析和研究經文的內容,並且真正明白其意思,因為宣讀是帶著詮釋的功能的。另外,盲目的使用啟應方法去讀經是一不負責任或者懶惰的做法。例如在誦讀敘事文體的時候,硬性的用啟應的方式去朗讀,就把整個故事的意思分割得肢離破碎了。最後,讀經員是需要排練的,因為通過排練,他可以更熟悉和掌握經文的演繹。
宣講
雖然宣講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和種類,但必須以聖經為依據。聖經是神的啟示,而不同的經文同時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文學風格,所以當我們解釋聖經的時候,我們必須採取這些考慮。宣講不僅解釋聖經,還需要切合會眾的需要而帶來屬靈生命的應用。如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所說一樣:「一手抓報紙,一手抓聖經。」宣講者必須知道會眾的需要和他們的處境,因為講壇事奉的目的是牧養和建立信徒。
讓我提出以下幾點幫助大家一同反思:
* 宣講者必須用心地去預備,在宣講時全然擺上給神使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有些人因為時間不足夠而甚至使用從網上買的講章。曾經有一位仁兄,常常告訴其他人當他在神學院的時候他獲得什麼講道獎,並且時常鼓勵其他人來要求他講道文本的副本。不幸的是,當你讀他講道文本的副本的時,你會發現內容是從其他地方抄襲出來的。這些對於宣講職事不尊重的人,筆者實在不能認同。
* 我們必須認識到棟篤笑(中國大陸稱為單口喜劇,台灣稱為獨角喜劇)和講道的區別。棟篤笑這一類的表演通常是指一個喜劇演員站在台上表演喜劇並且用笑話引觀眾哈哈大笑。講道不應該只是一些有趣的內容和一些喻道故事。講道必須具有聖經的真理,宣講者解釋聖經並且明白會眾的需要。
* 宣講者須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 2:15)。我們深受聖經金句文化的影響,斷章取義式的解經可以說是當今華人讀聖經的最大問題。如果我們不理會經文的上文下理,那麼我們便是按己意解經了。
* 切忌『將講台變砲台。』
* 如果一間教會的講台長時期不傳講聖經的真理,會眾必不會有足夠的屬靈養份,而他們的屬靈生命必瘦弱並經不起生命的風浪。
* 缺少有系統的講道規劃也是其中的問題。我的講道學老師教我們需要預先三年開始準備講道的規劃。同時,我們應該考慮以整本聖經書卷作為講道的藍本,而不是基於一些單獨的聖經金句的經文。
結語
所有基督徒必須尊重上帝的話,因為神的話語是靈和生命,是神要我們聆聽的話。正如詩篇119:11所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