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潔是小孫女的中文名,Holly 是她的英文,問她誰是「賢娥」?她知道是自己的韓文名字。小孫女的三個名字,代表著三種文化,三個族群,體現出三種身份與經驗集於一人之身。
小孫女也令長子兒媳,與我們一家人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在心靈上幾乎是零距離。
淺藍色及粉底的邊框,是兒媳手繪給妻的母親節卡,卡片正面畫上三個漫畫小人頭像,四方的頭顱是大兒子,紮著小馬尾的是兒媳,捲捲髮的娃就是一歲半的小孫女Holly。工整的字體,加上小孫女橫七豎八,甲骨文般魚刺形的塗鴨簽字,表明對奶奶的祝福,深受妻的歡喜。
六個人成了一台戲
長子在他服務的公司,被選拔進入兩年 4 次「工作豐富化」的輪調,在母親節前夕與兒媳、小孫女,全家從芝加哥搬回北維州,就住在妻辦公室的對面,離我們的住處也不遠。
當天慶祝母親節,我們相約在一家阿富汗餐廳,捲羊肉、火雞肉串、炸雞塊為其特色,黃橙橙的玉米粒,配著穆斯林扁平的大餅麵包,沾著綠色及白色的沾料,棕色的豆子湯及自色米粒布丁是飯後的甜點。
六個人成了一台戲,眼睛大大、睫毛長長,活潑可愛的小孫女,自然地成為妻、兩個兒子、兒媳與筆者對話的焦點。雨過餐後,停車場上的水流涓涓不斷,兒媳牽著 Holly 的小手,兩人輕踏著流過的雨水,大兒子搖晃著樹枝,說道:「Rain drops!」Holly 看見了歡喜地回應:「逗 DOU」(韓文的再來一次),樹頭上的雨點,給家人帶來不少歡樂清心的喜悅。
小孫女看見並學著枝頭上的小鳥「吱吱啾啾」的叫聲,原來,在芝加哥,落地窗外陽台上的小鳥,就是她當時唯一的玩伴。模仿動物的聲音也是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她指著飛機,看見天空劃過一線噴氣的畫痕,呈現出現代的文明與力量,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孫女學習及體驗生活的管道。
家有寶寶成長多有趣
仍吸吮著母奶,在襁褓中的她也吃些尚未加鹽的各式菜丁及肉粥,她最喜歡一顆顆地吃綠色豌豆,手抓奶油果,兩隻小手,一上一下地緊握著一條烏龍麵,小嘴窸窸窣窣地專注歡喜著吸進麵條。
兒媳教她用四顆門牙,切斷麵條分次進食,並且連連說:「歐吉」(韓文稱讚、鼓勵),她臉上的每一條肌肉都在運作,淺露出一顆小酒窩,瞪著奶奶特製的「骨骨肉肉」湯,右手持著她專用湯匙,左手伸出大姆指叫好。
古諺云:「閱讀使人靈魂飛躍」,但我的次子說:「看 Holly 的錄像,比看書要有趣多了,Watch Holly makes uncle Daniel sole fly!」
下了班,已累躺在地板上的長子,Holly卻要在爸爸的身上爬來爬去,爸爸成了她的大玩偶。Holly 在嬰兒圍欄裏待久了,會伸出雙手說「Au-Du, please!」以自己的語言要抱抱之意。兒媳寄來 43 份生活錄像,及 2000 多張相片,就是小孫女成長的紀錄。
常以通訊軟體與在芝加哥長子一家對話,這一頭筆者與妻,兩部合唱美國兒歌 "My bunny":My bunny is over the ocean...,唱畢欲罷不能,小孫女更是 encore 了數次;妻笑著說:「唱了幾十年的詩班合唱,你這首男高音最動聽。」
三種身份集於一身
Holly 學習中、英、韓三種語言,一捲命名為「演講」的錄像,錄下她說:「爺爺、奶奶、I love you、magnetic、I know、 錦將(韓文的爸爸)上班工作」,加上以雙手飛吻,告別的動作,飛機、小鳥、Diaper 、Doctor...等等,最後在高舉著小小的雙手「Hurrah! Bye-Bye」的歡呼聲中結束,並以雙手掩面玩躲貓貓的遊戲。
家中電話答錄始終有她叫爺爺、奶奶的錄音,妻捨不得把錄音洗掉,打聽一下,方知親家母也捨不得清掉外孫女在答錄機上的留言,不時的重放答錄機,以解思念之情。
建立合一關係恢復次序
某牧師講的一篇道,進入三個會眾的耳內,似乎成為三篇道,存在於各自的心中,但真實地出自同一篇講章。三個不同版本的聖經,或是同一印刷版本的三本聖經,都是「那本書」,The B-I-B-L-E 聖經。
天父創造了世界,說有光就有了光,聖子從聖父而來,基督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帶來救恩的福音,是人子,又是神子。耶穌在橄攬山上升天後,與天父一起差派聖靈下來,住在我們的中間,基督將來還要再來,完成救贖的工作。
基督為中保,人就有自由的管道,可以直接地來到天父的寶座前祈禱。小孫女也令長子兒媳,與我們一家人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在心靈上幾乎是零距離,也和叔叔(次子),透過網路 KaKao talk,大家一起傳送相片、錄像及即時信息,天涯若比鄰,縮短了我們之間的物理距離。
聖經約翰福音十七章20-22節:「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這就是禱告的答案 --「叫他們合而為一,如同我們合而為一。」告訴我們生活上的次序,就是與人、與神建立良好生命合一的關係,成為人生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