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真理報》『敬拜與音樂』這個文字園地已經耕耘了十一個年頭。能夠完成十一年沒有中斷的這個事奉,我不僅要感謝上帝的眷顧和供應,我還需要感謝弟兄妹妹們的支持和鼓勵。不同的朋友常常帶給我不同的想法和問題,我很樂意來更仔細思考和研究出解決的答案。
有時候我甚至會收到讀者的來信,我會用一個很快樂而且感謝的心閱讀。因為如果讀者關心這個話題的話而寫信給我,我一定會嘗試用一個謙卑的心回應。
在過去的 11 年從第一篇文章,到現在經過大約 22 萬字之後的第 133 篇文章,也許是時候需要反思:我學到了什麼?我怎麼還是覺得是很重要的?在過去的 11 年裡有什麼改變了嗎?有什麼沒有改變了嗎?從這些文章有沒有任何重要的主題慢慢浮現出來?因為筆者寫涉及有關華人教會的文章,什麼是我可以從我的觀察中可以學習的呢?
從我有限的觀點來看,我有以下的一些觀察。雖然我的觀點是有限的,但我相信它們適用於一般華人教會。下面是一些我認為我們仍然有改善空間的地方:
我們需要...
1. 有專一向主的心
無論客觀環境和主觀感受是處於任何狀態,也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事奉路是充斥著挑戰和衝擊的,若目標不堅定便必會迷失。我們必須保持忠心,忠誠,如基督愛教會一樣。如果事奉的目的不明確,事奉的人不會有實力去繼續,往往這是過勞燃盡和精疲力竭的原因。我可以誠實地作證,在任何事奉角色服務超過 10 年都不是一輕易的事,它要求一份堅持與專一向主的心。現代教會常見的事奉態度是輕鬆的,而這態度往往成為事奉一種的阻力。
2. 對於敬拜有一個更好聖經、神學和歷史的基礎知識
雖然聖經是比時下歷史任何時候的更容易獲得。不幸的是,一般的信眾對於聖經和神學的認識是缺乏的。缺乏的原因可以是缺乏系統化學習聖經的方式。如果人們僅僅依靠每週講道或 "金句" 式的理解聖經,其結果必然不會滿意。
今日華人教會有不少年青信徒有音樂訓練或負擔,本著一鼓熱誠來服事教會,在神面前勞心勞力,精神可嘉。教牧同工往往乾脆把這環節完全交給他們負責,但他們對神學和聖樂的認識上確是膚淺,他們單有音樂技能,但欠缺認識「崇拜」和「教會音樂」的基礎。教會需要反思這個情況,而且不斷積極地注入資源去彌補這方面的需要。
3. 強調會眾一起聯合頌唱聖詩的重要性
會眾敬拜應該是基督徒之間展示他們的合一與共同信仰之有力見證。在教會所有的音樂事奉項目中,會眾唱詩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為這是會眾最能直接參與並同心表達崇拜頌讚的時刻;這更是會眾齊聲見証信仰的時刻。
優良的會眾唱詩可算是今天教會最嚴重失傳的藝術之一。聖詩是歷代傳留下來的聖詩就是我們屬靈的遺產,而這一個遺產就是藝術與神學的結晶品,基督徒需要重新重視會眾聖詩在今天的教會崇拜中的運用。正如奧古斯丁認為「唱一次聖詩,比禱告兩次更有意義」。
4. 鼓勵強調聖詩歌詞與神學的重要性
歌詞的文字與音樂的構成是有客觀的標準來判斷什麼是好還是不好的。當然,也有主觀與藝術的標準去判斷。在判斷過程當中,客觀與主觀兩者都是必要的。為了有效地作出判斷,判斷者必需不停的學習和觀摩。否則,判斷者作出的判斷便不準確。
當唱一首神學是值得商榷詩歌的時候,這可以領導人去認識一些錯誤的東西,結果可能是危險的。選擇不合適的詩歌,會眾沒有可能唱詩唱得好。究竟聖詩歌詞的神學重要嗎?在選擇合適聖詩的過程,各位讀者你們花上了多少時間和功夫呢?特別是在歌詞的選擇,你花多少時間在研究和學習?
究竟浸信會、宣道會、門諾弟兄會、聖公會、信義會、神召會、等等的神學,有甚麼不同呢?如果我的教會屬於一個特定的不同的宗派,唱某一個聖詩是否合適?不同的宗派代表不同的神學分別,「冇所謂」和「不要吹毛求疪」是否我們應有的態度?
5. 強調不斷學習的重要
不同的敬拜與音樂的事奉人員需要不斷學習。不僅是音樂技巧,聖經和神學知識是必要的。例如領導會眾唱歌也需要長期技巧的訓練,領詩者必須以謙虛的心去學習。盼望更多朋友去尋求高質素的培訓和重新思考敬拜與音樂的事奉人員這一重要任務的呼召。
6. 準備
每個事奉人員都需要有足夠的準備才能將自己的角色做得更好。在敬拜與音樂這一主題下,準備可以採取許多不同的形式:認真並且有效的音樂排練、主禮人找到最準確的詞寫下需要講話的一字一語、指揮為詩班挑選音樂...
7. 追求卓越/接受提醒
把最好的恩賜獻給神的聖樂事奉人員而言,就必須有一個盡善盡美以及追求卓越的態度。我們需要學習如何給予和接受批評。批評並不總是負面的,批評也可以是積極的。崇拜評估的目的在於希望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們可以保持有深度而有意義的崇拜實踐。
對於過去十一年作一個小的總結,並不是要誇什麼,其實要見証三一上帝的信實和慈愛和感謝弟兄妹妹們的支持和鼓勵。正如希伯來書12:1-2所說的:「......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 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 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衪為那擺在衪面前的歡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問題,歡迎你把它送到: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