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主教代表會否決教宗接納同性戀建議
(撰稿:李蒸 責編:葉靖斯) BBC 中文網
在梵蒂岡舉行的羅馬天主教全球主教代表會議(synod)否決了教宗方濟各提出的接納同性戀群體建議,一些天主教同性戀權益組織表示「非常失望」。
主教代表會議早前發佈的草案包括對同性戀和離婚後再婚的天主教徒持更開放態度,但是因沒有得到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內容被刪除。
該會議將於明年再次舉行。
美國天主教同性戀組織新方向事工(The New Ways Ministry)說,對會議最終報告沒有包括此前草案中歡迎同性戀人士的內容而感到「非常失望」。
但該組織也說會議「開放的態度給之後的進步帶來了希望」。
來自英國天主教刊物《The Tablet》的克里斯托夫·蘭姆對 BBC 說,會議上的有關討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他說,重要的是要看到,會議上的很多主教是來自同性戀非法的國家。
記者說,歡迎同性戀人士和再婚天主教徒的部分在投票的報告裏已經打了折扣,但它仍然被保守人士反對。
報告中的第 55 段在過去的一周裏已經被重寫數次,有關段落標題原本是「歡迎同性戀者」,卻被改為「關注同性戀者」。
後來一改再改,報告只是提出,即使同性群體與男女之間的婚姻不同,但是「有同性戀傾向的男女必須受到尊重」。
雖然得到了超過 50% 的票數支持,但是沒有得到三分之二的票數,最終有關內容被刪除。
美聯社報道,投票之後,羅馬教宗方濟各對參會人說,如果沒有激烈的討論,或有人不真誠地順從,他會非常憂慮。
教宗還認為應該全面公開草擬的報告,包括未獲通過的細節部分。
BBC 記者大衛·威利說,兩周的會議已經顯示出,對於傳統的人類性教義如何適應 21 世紀這一議題,教會中出現了分歧。
大約有兩百名主教齊集梵蒂岡,出席這次為期兩周的會議並討論有關家庭問題。
埃及革命三年後社會動盪福音仍傳開
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news/detail/2014-02777
2011 年,在 18 天的全國大規模抗議後,埃及任期長達 30 年的前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現在被稱為「2011 年埃及革命」。從那時開始,埃及經歷多次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與選舉,哪個總統都無法平服人心,社會動盪不安。
去年八月份,由於埃及的多數政黨盼望國家奉行伊斯蘭教法,導致85間教會與基督徒組織建築物遭襲擊毀壞。埃及聖經公會執行長阿塔拉赫(Ramez Atallah)表示,社會上出現:「以羞辱異己為榮耀的文化。但是基督徒的不願報復,反而令人感到意外,且是前所未有的。」
有的福音工作者留意到,寬恕以及努力不懈傳福音,都可以從這裡的基督徒對待穆斯林的態度中看出,這是改變很重要的一步。他們甚至感受到當地人心前所未有地向福音敞開。對什麼都可以公開質疑
埃及的基督徒工作者史汀,也是教會分植組織的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埃及人,對什麼都可以公開質疑,包含信仰都可以大聲提出質疑;懷疑並不奇怪,但是公開挑戰信仰,這是過去少見的。史汀認為:「人們對於真理感到渴慕,這是在革命之前以及政治動亂前所未見的。」
「如果我現在在一家茶葉店與人談論信仰,會有身邊的人打斷我的談話,並且問一些深深藏在他們心中多年的信仰問題﹐試圖了解更多。過去,他們不會把這些問題公開與人討論。」
獲邀到開齋晚宴分享
史汀認為,今年的齋戒月慶典,從6月28日至7月28日,成為埃及的穆斯林與基督徒建立關係的好機會;而每年的齋戒月乃是世界各地穆斯林的信仰大事,要禁食禱告一個月。史汀分享道:
「我們植堂團隊獲邀到好幾個開齋晚宴,分享信仰見證。」開齋晚宴乃是一天結束禁食的重要筵席,此時可以輕鬆交談並討論信仰問題。
基督徒工作者泰德表示:「當被邀請到開齋晚宴,很容易被人問及信仰,也因此,常常討論到所謂的禁食、饒恕、罪等等問題,最後就會討論到救恩。」
史汀花許多時間訓練埃及當地的基督徒,這些基督徒多半有埃及科普特人以及穆斯林家庭背景,裝備後得知如何與人分享福音,並且找尋能夠安全談話的地點。
史汀表示:「向穆斯林傳福音是違法的,如果被抓到就可能因此坐好多年的牢,失去自己的事業,無法養育自己的小孩,付不起學費。許多人因傳福音入獄後,就音訊全無。」
「基督徒會害怕嗎?當然!但是他們會仍然順服主的託付,勇敢傳福音。他們會不會有時因恐懼而卻步?會的﹐但是與在美國的我們相比,我們要比他們更膽怯多了!有時候,我們在美國只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抗拒,就卻步了。」
「在埃及,可能因為分享福音被踢出這個國家,甚至讓自己所愛的人陷入困境;但是,即便要面對許多的困難,即便他們的家人請求他們不要分享信仰,他們仍然勇敢前行,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我。」
阿塔拉赫、史汀、泰德等在埃及工作的基督徒,沒有忘記埃及信徒倚靠信仰的禱告,他們知道上主回應義人的禱告,而他們的見證,也激勵世界各地的信徒。
泰德表示:「而這樣勤做主工的結果,是讓許多埃及人得以聽見福音,當中的許多是第一次聽到福音。」
史汀表示:「我們不認為我們的房子與車子是自己應得的,我們只盼望能以此提供成為宣教工作的媒介。我們的家就是敬拜與禱告的地方,我們的車子則是讓我們可以走出去傳福音的工具。」
史汀補充道:「我們的家庭常常受到惡者攻擊,不論是病痛或是沮喪的心情皆然;但我們知道,世界各地的肢體正在為我們禱告,這讓我們努力不懈,警醒不倦。」(來源:http://www.bpnews.net)
葛福臨:上帝正在說話但你有在聽嗎?
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news/detail/2014-02516
當我們用放大鏡看全球正在發生的事,我們會發現伊波拉病毒正在西非肆虐,馬航班機遭到親俄叛軍擊毀,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社會秩序在宗教極端份子的殺戮中逐步瓦解;正當世界關注以巴關係發展及後續影響之時,中國雲南發生了 6.1 級的地震,導致 400 人死亡 2000 餘民眾受傷。不只如此,經濟問題導致政府與企業系統崩解,家庭觀念漸趨薄弱,道德觀念四分五裂。
面對如此混亂,我們有何答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一個大陸跨到另一個,恐懼的氛圍正襲擊各國。
電視台主播及政治人物總是搖頭嘆息:「世界是怎麼了?」葛理翰佈道團及撒馬利亞救援會會長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對此分享觀察:「誰才能拯救我們?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脫離捆綁之道,如同路加福音廿一章25-26節說:
「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就慌慌不定。天勢都要震動,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都嚇得魂不附體。」
他認為,社會上盼能倚靠教育工作者、政治人物及尖端科技解決問題,而世界忙碌追求更新的科技設備,得以快速取得資訊,然而卻忽略那唯一能讓我們離開混亂世界的答案。
聖經自始至終指出人們會面對的問題:人類的墮落乃問題源頭。我們沒有必要問:「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上帝早已告訴我們原因,上帝正在說話,但是很少有人在聽。
世界正陷入戰爭、天災與人禍的狂潮,今日多數媒體頭條與過去關注的焦點並無二致。地震與洪水帶來的廣大災難,饑荒與疾病導致多人喪生,難民無家可歸,接踵而至的大型戰爭蹂躪許多國家。
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或許以為,人類會聽到上帝的警告。然而我們並非向祂認罪悔改,反而卻不斷花時間看電視、智慧型手機......﹐只見那些古老的城市依然佔據新聞頭條:從大馬士革到加薩,自耶路撒冷至摩蘇爾(古代的尼尼微)。
葛福臨提到,打開聖經閱讀詩人所寫的「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使徒行傳四章25節)整本聖經告訴我們的答案是:「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十七章9節)
回轉歸向上帝,才是人類的唯一盼望。這也是為何主至今仍讓我們見證許多事的發生﹐為要給我們機會歸向祂。祂盼望受造物轉離惡行,向祂悔改:
「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約珥書二章1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