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祭司】人際關係中的信任

 

Turst在今期的文章我打算跟大家討論一下信任這課題。在任何一個關係中,信任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石,使關係得以在其上建立。在職場的平台上,員工與員工之間,管理層與員工之間都需要有彼此信任這原素作為隊工的出發點,因為沒有信任,充斥著隊工的就是懷疑、猜忌、計較、自我保護、失望和指責等等的負面情緒,各人單單以自我利益為起點和終點,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必然帶著傷害性和破壞力的。

信任的重要尤其反映於職場中的衝突處理上。若果衝突雙方的關係中缺乏信任,一次的衝突便足以引致關係的破裂,因為當事人的著眼點只會投放在自我上,而沒有空間去相信對方也可能有所理據,沒有空間去念及曾經建立過的情誼,也沒有空間去相信關係能夠得以修復。值得留意的是,這樣的負能量的傷害性和蔓延力是大的。所以,在職場上建立一個互信的環境是重要的。

那麼如何建立信任呢?我認為我們可以由自己做起﹐培養自己的誠信必是建立一個有信任的關係的第一部。我們要將言行建立在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之上,並且所想所講所做也要保持一致,千萬不要信口開河,卻要願意承擔責任和承諾,並且勇於承擔錯誤。這不是說我們需要將自己塑造成聖人,而事實上世上也沒有聖人這回事,重點卻是以上這一切有關誠信的質素並不是在一兩天的共事關係中流露出來,卻是在日復日年復年的磨合中被人觀察得到,從而使人能夠並願意對你投以信任。

當然任何的關係中都有經歷失望的時候,就正如我們對全能全愛的神也曾經感到失望一樣,那表示神是不可信的嗎?當然不是,關鍵只是神沒有在我們想望的時間和空間中達成我們想望的結果。但只要我們知道並相信神是可信的,我們最終必有動力走過叫我們失望的處境,而相信神給我們的是最好的。

這樣說來,對他人投以信任是帶冒險性和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在今天的社會文化中所提倡的是保障自我利益,不要蝕底,不作犧牲,這當然就是建立信任過程中的障礙。當我們決定信任他人的時侯,我們需要預計有經歷失望的機會。雖然感到失望是不好受的,但我認為常常帶著猜疑和計算與人相處則更不好受。

然而,若果你在對人投以信任這功課中常常經歷失望,那麼則需要反思一下你是否盲目地對人投以信任。因為信任他人除了要投入真誠之外還要加入智慧,對人不存猜疑不代表無須謹慎。而正如之前也提過信任不是一朝一夕所建立的,我們是需要運用智慧去觀察對方是否值得信任的。在我的工作經歷中,我也實在遇上過不值得信任的人,碰過了釘之後的交往就自然變得謹慎。但同時,我也提醒自己我不需要因著這些個別事件而影響我對人的信任,我也提醒自己,就算是面對曾經令我失望的人我也無須為他們扣上永不超生的標籤,因為我深信我也曾經令人失望,我也需要他包容和寬恕我。

盼望這個文章能幫助你反思一下你的人際關係中有否彼此信任的原素,亦讓大家騰出一些空間去檢視一下自己是否一個值得被人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