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心聲】珍惜夕陽、喜樂度晚年

 

 HeadlineImage1410 Ny Act

 

人生的晚年像甚麼?從悲觀的角度來看,老年如四季的寒冬:青春消逝、健康日衰、視力模糊,腦筋和記憶力遲鈍衰退、百病叢生,接著而來是死亡。國人稱晚年為「風燭殘年」、「餘生」,更有老人自認「老廢物」、「樹老根枯,毫無作為」而自悲自憐。這樣悲觀心態,容易令老人寡寡不歡,患上憂鬱癥,苦度餘生變成老人悲苦晚年的寫照。而俗話「夕陽無限好﹐祇是近黃昏。」更道盡老年的無奈:夕陽雖美,卻是前境淒涼,是暮夜的前奏曲,轉眼黑夜來臨,已是人生終結,能不令人悲哀?

但是,從樂觀的角度來看,晚年雖近黃昏,但還不是黃昏,正是陽光最柔和的時刻,使雲彩大地、群山峻嶺、天地萬物都添上極美的金色光華。晚年也該是人生最寶貴、享受成果的黃金歲月。現今醫學發達,注重健康飲食、運動,不再是「人到七十古來稀」,活到八、九十歲的人舉目皆是,人的晚年約佔人生三分之一時日,豈能不好好利用與珍惜?而且能活到老邁之年,乃是神的恩典,因為人的生命氣息是神賜給人的。願我們能善用這段人生的黃金歲月,活得有喜樂、有意義、有尊嚴,使兒女、家人以我們為榮。

老人「三有」與人生的「必須有」

有人說,老年人若要活得快樂,最重要的是有健康的身體,其次是要「三有」:有老伴、老本和老友。其實人生要有意義和有喜樂,必須先有永生的確據,這不但是老人,也是人人的「必須有」。不是嗎?若祇是吃喝玩樂度晚年﹐這些快樂都是暫時的。因當你一旦疾病纏身,或老伴先離世,或老本缺乏就會立即陷入絕望和悲哀中。故此,要活得有喜樂,我們必須確知生命的歸宿。聖經如此記載:「信子(耶穌基督)有永生,不信子(耶穌基督)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三:36)「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沒有神的救恩,人的結局就是永遠沉淪。幸好創造宇宙萬物惟一的真神耶和華,祂愛我們至切,甚至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降世,為擔當世人的罪孽捨命十字架上,並在死後三天復活,「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蒙拯救,得永生,是人生的「必須有」。因為:

● 永生確據使人生有盼望、有喜樂

我們因信靠耶穌,罪孽得著神的赦免,有永生的確據。故此,我們不懼怕死亡,活得蕭灑,知道死亡只是離世進入永恆的一扇門,此後與救主永遠同在,那是好得無比的事,「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因此,即使暮年孤單獨處,健康欠佳,死亡彷彿就在眼前,但因靠主的恩典,我們仍能心境安穩樂觀,願意善用每一天時光,努力為主發光,造福社會。這樣的暮年,豈不是極有福氣,極有價值嗎?

親愛的朋友,願你能把握今天,能趕快接受耶穌基督為你的救主,罪得赦免,得著永生。

既然人生的夕陽無限好,而且異常珍貴,就當珍惜,活得充實。幸福過晚年秘訣多,略述如下:

1.要追求持靈命長進,見證主恩

我們得著救恩,自然會渴慕靈奶,每天靈修,時刻與主耶穌緊連繫,支取力量過日子。因為主是活水的源頭,我們越與主親近,生命越有喜樂,越願意與別人分享,為主作見證傳福音!老人力氣可能比不上年輕力壯者,但仍可過榮神益人的生活。聖經豈不是說,即使「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九十二:14)。這樣的晚年,多有意義!

2.寬容大量、不記舊惡

請別回首想當年,也不要計較過往得失;學習主的寬容饒恕,若自己虧欠了別人則要亡羊補牢,如果實在無法補救,請把此往事放在腦海的「遺憾」欄,靠著主的恩典,忘記背後,努力前面。因黃金年華真可貴,何必鑽牛角尖,自找苦吃,非要活在過去的陰影下不可?要看每天都是新的開始,人生才能活得充實。

3.知足常樂、不強求兒女回報

請別強求兒女必須如此這般的孝敬、回報你。也請別插手兒女的經濟、干預他們教導其兒女而自尋煩惱;不要與別人相比,請記得神賜給人的恩典不一樣。神的恩典要常常數算﹐要感恩,有甚麼比「知足常樂」更令我們的晚年過得美好呢?

4.要在行為與言語上榮耀神

心胸要寬容大量,對家人、兒女,和一切交往的人,要口甜心甜,多為別人著想,為對方的禱告。對自己的配偶,務要珍惜愛護,言語溫柔、讓愛流露。學習主的寬容忍耐,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嘮叨不休,更切忌搬弄是非,言語務要造就和鼓勵人。一個明理、寬容、大量、慈愛的老人,能不令兒女家人喜愛和尊敬嗎?

5.「知老」,但「心不要老」

聰明的老人要「知老」,不要好勝逞強,作一些力不能勝,或有損健康的事情﹕如依然操勞、摸黑走路、通宵達旦看電視、抽煙醉酒賭博等等。但「心不要老」,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常聽見有人說:「我老了,不中用了,還學這些東西有甚麼用?我現每天在等死」。如此心態能令你悲觀消極,活得可憐可悲。

6. 人生態度要積極、自強、自樂、自動自覺

老人切忌自我封閉,要盡量參與教會及社區老人活動,或當義工等等。廣交朋友。多關心其他老人的需要。如果對方還沒有信靠耶穌,你還可以傳福音,為主作見證,何樂而不為?

此外,要「自強、自樂」。培養多種嗜好,自得其樂,興趣越廣泛越好﹕如養花,養魚,聽音樂,畫畫、盆栽、寫文章投稿等等。要「活到老,學到老」,若能學會電腦更妙,能擴張你的心靈境界,不但可以與兒孫輩、友人等常打意媚兒(email)聯絡感情,自己也能不出門,能知道天下事,不與時代脫節。

7.養老本錢要慎用

退休老本使用要謹慎。切記「貪財為萬惡之根」,別作冒險的投資,防範被不良之輩欺騙,以免得不償失,遺憾以終。
用錢要適當,不浪費,不吝嗇。老人切莫急急把積蓄全數送給兒女或家人,免得將來伸手向人要。常見有些老人把所有積蓄全轉在兒女的名下,自己變成一無所有,以便申請政府老人補助或救濟金,這是欺騙行為,不可效法。這些老人有的被不肖兒孫乘機欺騙,老本無歸,心境悲憤難平,晚景十分可憐。

8.不懼死亡,遺囑要早立

我們既然信靠主,有永生的確據,便不懼怕死亡。遺囑要先找律師寫妥,重要文件、保險箱號碼、銀行存摺等等要讓兒女們知道,坦然與兒女商談後事,以免一旦蒙恩召回天家時,兒女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記得我父母親在世時,遺囑已立。母親去世後不久,父親把別人贈送,他捨不得穿的白色絲綢襯衣和一套新黑色西裝掛在一起,甚至連新鞋襪也預備妥當,說﹕『這是用來給我去朝見主耶穌穿的』。長者不懼怕死亡能令後輩大得安慰。


9.起居有規律,身體要顧惜

作息有規律,早起早睡身體好。俗語有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不息也。」故此,每天要作適量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或簡單的體操。運動貴在有恆心,不能一暴十寒。越缺乏運動,身體越會出毛病。

要注意飲食,切勿暴飲暴吃,多喫新鮮的蔬菜魚類,飲食以少油、少糖、少鹽、少澱粉為佳,罐頭或醃製的食物不要多吃,不新鮮的食物切忌食用,以免中毒,大傷元氣。

10.要定期檢查身體,聽從醫生意見

一發覺有毛病要立刻就醫,因為「病從淺中醫」,切勿拖延時日,或亂投藥石,使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若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慢性疾病,務必遵照醫生的指示,恆心服藥,切莫自作聰明,沒徵求醫師的同意,就暗自增減藥量,使健康受損。

11.老人居住的問題

老人該在何處養老?與已成年,有自己家庭的兒女同住?還是老夫老妻獨居老家?萬一老伴先去世,自己又該如何?這是老人最關心的。但「積穀防饑」是可行,「養兒」卻不一定能防老。若兒女孝順,肯與老人同住,那實在是神的恩典、老人的福氣。請記得,這家庭要有尊老的風氣,才能使老人住得開心。而與兒女孫輩同住的老人,要作個可愛的老人﹕以兒女家庭為重,體貼晚輩,自己甘心作配角,以積極、樂觀寬容的心態度日,不挑剔,不苛責。若偶有不平,先向主耶穌禱告,再心平氣和與自己的兒女溝通,切忌針鋒相對,重言漫罵來發洩怒氣,也不要叨嘮不停。要記得「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天為兒女孫輩禱告,至於孫輩的教養方法,金錢的使用應由兒女決定,不要以老賣老,非要後輩遵從你的意願才行。

若兒女喜歡小家庭的生活,或老人身體軟弱,兒女無法照顧,或因某原因不能同住,老人不要耿耿於懷,可征求兒女的幫助,在附近找名聲好的老人院居住。兒女要常常帶著自己的孩子看望老人,常接老人出外團聚,讓老人消除孤獨,得享家庭之樂,這也是作兒女孝敬父母,和教育下一輩敬老的大好機會。

愛惜父母的兒女是父母晚年幸福的定心丸,比千金萬銀更寶貴。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乃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神所喜悅的。聖經豈不是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褔,在世長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