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吹走每個箱子上的塵埃,然後翻開一本一本遺忘了的回憶記錄,無意中翻到一張初二中文學校的測驗卷,讓我感歎的不是右上角是一個潦草的阿拉伯數字 100,而是裡面工整地默寫下的中文字,我曾經對它們瞭若指掌,但是現在如果沒有當年寫在旁邊的注音,根本連讀也不會了......
「......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九章23-24節)
小學三年級的我就總結到人生裡面「關係」比「成就」更重要,追求功名利祿是空虛,是捕風。中國的教育制度不但令孩子從小在「功名競爭」的壓力裡長大,以成績和行為的優劣來設定幹部職位的高低,更也讓孩子們初嘗到社會的腐敗和不公。那一年,班上所有的班幹部,除了「有後臺的」,全都被無緣無故的降職。這次的經歷讓我懷疑屬世的成就:權勢、功名、利祿的追求,所伴隨的是不公、缺乏保障和沒有平安的生活。我的世界觀被震盪了,我轉向追求「關係」上的滿足,或許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反應。我看見很多經歷童年陰影的孩子都會很早進入戀愛關係,或許他們很渴望被愛。不過我所說的「追求關係上的滿足」並不是這種,而是以「友誼」取代以前所追求的「成績」,作為自己最終的成就,以前我是以做「全班第一」為榮,現在我以做「全班最好的朋友」為傲。我真的做到了:後來班主任又讓我們自由投票選幹部,我就想當個副班長來玩玩,結果大部分的同學都投了我,但是神並沒有讓我這樣走下去。
不到半年,我們一家移民到南美洲。第一天上學,我連「我不懂」也不會說,是一個被社會歧視的「黃皮膚」的中國人,既沒有「知識」可以誇口,也沒有「朋友」可以為榮。上帝讓我倒空了,可以接受他的恩典:我在這裡學會憐恤困苦受傷的人,以真誠待朋友,為了學習而學習,做一個謙卑的人,不致於墮入驕傲和欲望的捆綁。奇妙的是,當我真的不為拿到好成績而學習,我卻成為了每年每度每科的「不敗第一」,無論是中文學校,英文學校,西班牙文學校,還是日文學校。小學畢業典禮中,雖然我還不是公民,但是所有的老師一致要求學校破例讓我扛國旗,因為這是屬於全校最優秀的畢業生的榮耀。雖然我時常被歧視而覺得自卑,但上帝讓我在那裡遇到很多真摯待我的知己,讓我學會關愛和體恤他人,讓我開始動起用我的知識能力幫助他人、伸張正義的念頭。但是我的心還是沒有預備好,我的心裡沒有盼望,沒有平安,也沒有愛。
十五歲那一年,上帝再一次拆毀了我為自己建造的堡壘,把我帶到加拿大,雖然以前我的英文是全班第一,但是突然間要用英文來生活,我覺得很不足,這裡也沒有那些跟我同甘共苦的良朋好友, 一切都再一次從新開始。讓我最不習慣的是我發現我突然被很多「黃皮膚」的人包圍著,他們是我的同學,鄰居,老師,牧師,醫生。朋友把我帶到了教會,當時對我來說,要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似乎沒有甚麼問題,甚至我以為上帝很討厭我,因為他讓我離鄉別井,讓我變得一無所有,讓我一次又一次墮入我最害怕的孤單寂寞,讓我被遺忘,這麼重的懲罰,或許是因為我的罪孽深重吧。
有一天,在我禱告的時候,我看到我一生的經歷在我的眼前一幕一幕地呈現,我又很自卑自責地開始向神認出我受的苦和犯的罪。但是當我問神,怎麼能愛一個像我這樣的人,神就打開了我的眼睛。我看到了神在我還沒有認識他的時候,就賜我足夠的恩典去度過每一個難關。我突然間明白神其實有多愛我,一直以來我所認為很崎嶇的路途,原來都是被神的愛和恩典充滿的人生。
不久之後,我就被呼召做醫生。感謝神,這次他不但是把我帶到一個更好的環境裡,他更要在我的心動工。
......漸漸地我覺得沒有人會在任何場所因為我是中國人而辱駡我讓我覺得羞恥。而且我發現,我周邊的很多人會因為我是移民,中國人,敬佩我的努力生活。這種釋放讓我不知如何處理很久,就像突然間把一隻籠中之鳥放回他自然,它可能還在籠子前徘徊許久才懂得享受這種自由。
「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衆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詩篇13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