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有幾條 "名驢",如張果老的驢,他是騎驢看戲本—走著瞧﹔塞萬提斯筆下那個忠心耿耿的僕人桑丘,主人騎馬他騎驢,不離不棄; 還有中國新疆的民間智者阿凡提,騎著他的小毛驢游走四方。
聖經裡也提到幾條驢:
耶穌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是騎著小毛驢進去的。祂是王,但並不是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進城,反倒是謙謙卑卑地騎驢。這樣的王者形象,似乎與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望不符,所以當耶穌強調自己是王時,祭司和文士反而要置其於死地,而忽略了舊約中對未來君王的預言: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撒迦利亞書9:9)
這頭沒被人騎過的驢駒,由耶穌的門徒從栓著之地解開,但見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一起對著它歡呼讚美,也許心裡會美滋滋的。一旦得意忘形,就會忘記眾人歡呼的,其實是騎在它上面的主人。
我們基督徒若能為神所用且得榮耀,可切莫象那頭自以為是的驢才好。為神做事就會沾神的光,若得眾人的尊敬和歡呼,切莫忘記那是因著我們主的緣故。
舊約裡記載的另一頭驢也很有意思,就是先知巴蘭的驢。這頭驢走著走著就不聽使喚了,而且說起人話來,阻攔巴蘭去詛咒以色列人。連驢子都看出來了,巴蘭不該接那個項目,掉頭立馬回家才是正途。但先知早被錢迷了心竅,啥都不管了,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一門心思走到黑。
神的兒女若不以神的事為念,以基督的心為心,就不能真正明白神的旨意,縱然有再大的本事,可能連頭驢都不如呢。大家儆醒啊!